张居正(606)

2025-10-10 评论


  张四维与申时行还有英国公张溶等一帮王公大臣一起撺掇,张居正(606)情知推不过,便起身走到早就铺好纸墨的书案前,提起饱蘸浓墨的长锋羊毫,一边构思一边写了下来:

  今夕,可夕春灯明,

  太平天子踏月行。

  灯摇珠彩张华屋,

  月散瑶光满禁城。

  禁城迢迢通戚里,

  九衢万户灯光里。

  花怯春寒带火开,

  马冲香雾连云起。

  弦管纷纷夹道旁,

  游入何处不相将。

  花边露洗雕鞍湿,

  陌上风回珠翠香。

  花边陌上烟云满,

  月落城头人未返。

  共道金吾此夜宽,

  便愁玉漏春宵短。

  御沟杨柳拂铜驼,

  柳外楼台杂笑歌。

  五陵豪贵应难拟,

  一夜欢娱奈乐何。

  年光宛转不相待,

  过眼繁华空自爱。

  君不见,神州父老欣相告,

  新灯万盏向春开!

  张居正(606)写下这首“奉御承制元夕行”,一搁笔就引来满堂喝彩。他开了这一个好头,张四维、申时行两个大学士以及翰林院待诏的十位词臣,一时间纷纷献艺。诸位都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国士,个个笔下滚珠泻玉。诗成张挂起来,便有许多人驻足欣赏。其中,翰林院编撰冯琦写出的《观灯篇》尤为引人注意:

  帝握千秋历,

  天开万国欢。

  莺花稠正月,

  灯火汉长安。

  长安正月璇玑正,

  万户阳春布天令。

  新岁风光属上元,

  中原物力方全盛。

  五都万宝集燕台,

  航海梯山入贡回。

  白环银瓮殊方至,

  翡翠明珠万里来。

  薄暮千门凝瑞霭,

  当天片月流光彩。

  十二楼台天不夜,

  三千世界春如海。

  万岁山前望翠华,

  九光灯里簇明霞。

  六宫尽罢鱼龙戏,

  千炬争开菡萏花。

  六宫千炬纷相似,

  星桥直接银河起。

  赤帝真乘火德符,

  玉皇端拱红云里。

  灯烟散入五侯家,

  炊金馔玉斗骄奢。

  桂烬兰膏九微火,

  珠帘绣幌七香车。

  长安少年喜宾客,

  驰骛东城复南陌。

  百万纵博输不辞,

  十千沽酒贫何惜。

  夜深纵酒复征歌,

  归路曾无醉尉诃。

  六街明月吹笙管,

  十里香风散绮罗。

  绮罗笙管春加绣,

  穷檐漏屋寒如旧。

  谁家朝突静无烟,

  谁家夜色明如昼。

  夜夜都城望月新,

  年年州县告灾频。

  愿将圣主光明烛,

  并照冰天桂海人。

  这首功力深厚想象飞腾的诗,用了四张大内专用的四尺洒金暗花宣纸,才把它抄下。小内侍把这首诗挂在楼堂人口的显眼处,很多人都挤上去看,传出一片赞扬之声。在张居正(606)的推荐下,朱翊钧挪步过去细读,读到大半,他连连叫好,待到读完,却默不作声了。

  “皇上为何不说话?”张居正(606)一旁问道。

  “朕看这位冯琦,是晚节不保。”朱翊钧蹙起眉头。

  张居正(606)一惊:“皇上何出此言?”

  “冯琦这首《观灯篇》,大半都写得不错,像‘薄暮千门凝瑞霭,当天片月流光彩,十二楼台天不夜,三千世界春如海’这些句子,都写出了鳌山灯的气势。可是,读到‘灯烟散入五侯家,炊金馔玉斗骄奢’,朕就起了疑心,这个冯琦是不是指桑骂槐?说王侯大臣们借着灯会之机大肆奢华,明里是骂王侯,暗中指的是朕不该举办鳌山灯会。最后几句,冯琦算是露出了尾巴,什么‘年年州县告灾频’,什么‘愿将圣主光明烛,并照冰天桂海人’,你听听,这不是在骂朕只顾自家欢乐,却全然不顾民间疾苦么?”

  朱翊钧说着,气得一跺脚。张居正(606)赶紧言道:“请皇上息怒,据臣来看,冯琦并非有意讥刺皇上。”

  朱翊钧用手指着洒金宣纸,没好气地回道:“白纸黑字,难道朕还诬他?”

  “冯琦想让圣主的光明灯照彻天下,这应是作臣子的最大心愿:皇上,你应该高兴才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熊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