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汪亦适在场。汪亦适说,我看大可不必,这件事情不一定有政治阴谋。志气我们不缺,东西也不一定要扔掉。这些罐头都是好东西,伤病员需要营养,扔掉可惜肖卓然说,问题是不知道敌人有没有下毒汪亦适说,可以化验嘛,我们不是有检验仪吗?要是还不放心,我可以先尝。肖卓然半天不吭气。汪亦适进一步说,如果你们不放心,把东西交给我来处理好了。肖卓然还是犹豫,不置可否。后来汪亦适自己动手,把两挎包东西拎走了,当天就开了一听罐头,吃了一根香肠。
夜幕降临,医务人员和伤病员相拥在树丛边上打盹。程先觉白天只分到三两炒面,饥肠辘辘辗转反侧,半夜里把汪亦适捅醒,发现汪亦适还活着,就向汪亦适要罐头和香肠。汪亦适说,休想,那是给伤病员吃的,我早就把它分到各小组了。程先觉说,你胆子也太大了,出了问题咋办?汪亦适说,只要你不中毒,就什么事情也没有,就算有事,枪毙我好了,你就不要受牵连了。程先觉说,难道全分光了,连一点都没有了?你连肖卓然、舒云舒也不分一点?汪亦适说,分给他们干什么,难道想让他们中毒?你别纠缠了,一点也没有了。程先觉嘟嘟囔囔地说,我操,吃独食屙驴屎。
到了第三天中午,取水的战士带回来一些宣传品,无非是攻击中国军队参战之类。还有一些图文并茂的印刷品,是美军的《战场应急求生细则》,内容居然是美军投降办法,里面说,生命是第一重要的,倘若遇到危险情况,允许官兵向对方缴械投降。程先觉说,他妈的这美国鬼子就是操蛋,你鼓励士兵投降,那他还能舍生忘死吗?
汪亦适说,这就是观念不同,他不忌讳投降,反而能保存实力,投降了回去还可以打仗,用不着死打硬拼。肖卓然说,好像是这样,有的兵可以反复投降、反复逃命。程先觉愕然问道,像这种贪生怕死的,上面也不追究责任?
汪亦适说,美国人跟我们的观念差异就在这里,他的人力成本消耗很大,死一个人就有很大动静,要花很多钱、费很多口舌才能解决,所以他们的原则是,活着就是胜利,能不牺牲就不牺牲。投降了不等于叛变,反正下级军官和士兵也不掌握什么军事秘密。我看这投降书,连投降后怎么讨好对方的话都教了程先觉说,这样的话,那还不成堆的投降?汪亦适说,情况恐怕也不是这样的,战俘毕竟没有好果子吃,就算咱们优待俘虏,也没有香肠、牛奶伺候。再说,也不安全。因为美国军队不忌讳被俘,回去照样风光,所以他的俘虏反而卖国的少,当叛徒的少。举起手是俘虏,拿起枪照样打仗,没有精神障碍。
肖卓然说,汪亦适,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情况的?汪亦适说,第三次战役前,我们收治了几个美军俘虏,聊天知道的。当然他们的话也不能全信。肖卓然说,这个问题以后不要乱说了,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程先觉说,就是,难道我们要羡慕他们当俘虏光荣?汪亦适脸色一变,看了看程先觉,又看看肖卓然,一言不发,转身就走。肖卓然把警卫排长叫来,让他交代取水的战士,再也不要把敌人的宣传品带回来了,同时,让警卫排也在纱布上写了一个大幅标语,保家卫国壮志凌云,正义之师必然胜利!对方见到这个标语,再也不留罐头、香肠之类的东西了,但是宣传品照样留,还在纱布标语上涂抹一些凌乱的汉语词句,诸如“傻瓜”,“想喝啤酒到这边来”,“你们那里有女人吗”之类。
肖卓然带领的医疗队和伤病员在红河谷坚持了四天三夜,后来一三五师派出两个营,于凌晨偷袭了敌人的二号高地,另一个排沿长泾河岸穿插,终于把这支伤弱病残、弹尽粮绝的队伍救了出去。肖卓然随之被正式任命为705医疗队的队长,程先觉接任副队长。
汪亦适看到舒晓霁写的那篇题为《爱国主义精神使他焕发了青春》的文章,已经是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之后了。几十份《皖西新生报》先从国内寄到兵团部,然后层层传递,到了705医疗队,引起了一片骚动。那张报纸的内容多数都是705医院的事迹,其中篇幅最大的,就是这篇关于汪亦适的特写,还配有照片,照片上的汪亦适两只手背在身后,含蓄地微笑着。舒云舒首先看到了这篇文章,就招呼大姐赶快来看,舒雨霏一看,也很兴奋,就拿着报纸跑到汪亦适的坑道。汪亦适刚刚给一个朝鲜妇女检查完身体,吩咐护士给那个妇女拿了几种药,就坐在炮弹箱上跟舒雨霏一起看报纸。刚开始的时候,汪亦适的脸色就像照片里的人物一样微笑,但是看着看着,下巴就拉长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