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的话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魏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隔了一天,何玲老师在课堂上拿一道很有难度的奥赛题当作例题。她并没有讲,甚至连一点提示也没有,直接把孙权叫到黑板上,让他尝试能不能做出来。因为题很难,孙权同学站在黑板跟前紧皱眉头,苦思冥想,结果还是找不出解题的思路。何玲劈头盖脸讽刺挖苦孙权:“你不是会用简便方法解题吗?你不自以为是吗?说你学习跟不上,让你留级是为你好,结果还不领情。你爸你妈也是榆木脑袋,想问题不开窍,一根筋,硬要让你在初三(1)班混,这不是瞎胡闹嘛。人要有自知之明,明明一窍不通还不听人劝,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我看你这么下去能有什么好下场……”
何老师说得很过分,本来脾气犟的孙权自尊心果真受不了,他梗着脖子与何老师杠上了:“我怎么自以为是了?这道题很难,我不会就是不会,没有不懂装懂。我爸我妈又怎么得罪您了,您凭什么侮辱他们?我家人是榆木脑袋,您的脑袋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请老师也给大家公布一下,好让我们学习学习。我知道您不想让我在初三(1)班混下去,怕影响您的辉煌业绩,那您说,我该到哪儿去?甭说您看见我烦,我看见您也挺烦的!”
孙权对老师的反驳不可谓没有力度,招惹得全班同学又一阵儿哄堂大笑,甚至有人在下面跺脚、拍桌子。这样以来,自尊心受不了的不光是学生,老师的面子和师道尊严更需要维护,何玲老师勃然大怒:“孙权你是什么玩意儿,在课堂上顶撞、辱骂老师?你给我站好!”
何老师一边大声斥责,一边拽住孙权衣服的前襟一拉一推,让他在讲台上站好,还用食指点了点他的脑门儿。孙权也不客气,趁势抓住老师的手,用劲儿甩开,算是采取维护尊严的实际行动,结果把何老师弄疼了。老师恼羞成怒,扑上去左右开弓扇了孙权两个耳光。
事后,校长许生祥偏袒何玲,让德育处主任柯宁调查处理。柯宁领会了许校长的态度,形成先入为主的心证,在思想上把孙权定位成一个坏学生、刺儿头,得出的结论是要给孙权纪律处分。
谁也没有想到,何玲老师和三中德育处对孙权采用高压政策竟然酿成事端。
就在柯宁找孙权谈话的当天晚上,何玲家的窗户玻璃被砸烂十多块。当时夜已深,噼里啪啦玻璃破碎的声音把何老师一家三口吓得够呛。
当然,这点小案子很快被破获。砸玻璃的是何玲老师的学生孙权和魏国,孙权一时想不通泄愤报复,魏国自愿给他的好朋友帮忙。
调查案件的警察裁定,何老师家玻璃破碎的损失由孙权、魏国的家长承担,学生本人交由学校处理。后来,三中领导班子根据初三(1)班和德育处上报的材料,决定给予孙权勒令退学、魏国留校察看的处分。
“勒令退学”意味着孙权初中没毕业就失学了,对他的父母来说无异于天塌了。
孙刚到学校去求过情,想让三中放他儿子一马。
“许校长,是我们儿子不对,无论如何不应该砸老师家玻璃。学校怎么教育、怎么处分我们做家长的都没意见,不过,处分完了能不能让他继续上学?我保证以后把儿子管好,再不让他闯祸。”孙刚对许生祥说。
许校长态度很坚决,说:“这不可能。一个初三学生,半夜砸老师家窗玻璃,影响太坏了。要不严肃处理,以后我们怎么管理教育其他学生?哪怕杀鸡儆猴,你儿子这一次的处分跑不掉。”
“是是是,他是应该受处分,不过孙权才十五岁,不让他上学怎么办呀?”
“我爱莫能助,学校也不能朝令夕改,回家去好好教育你儿子吧。”
魏国的情况比韩冬要好,处分归处分,学籍保住了,总算还有学上。可是,处分宣布以后,魏国死活不愿意继续留在原来的班级念书,好多天猫在家里旷课,任父母软硬兼施也不管用。魏国在市场卖菜的父母不得不把生意停下来,倾尽全力解决儿子上学的问题。和他们一起摆摊卖菜的一个朋友和龙川市第五中学的校长是亲戚,魏国的父母一再求人家帮忙,最终五中蔡校长答应给接收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