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石一听这话顿时愣住,脑袋哗的一下就大了。他看着袁春梅,怔怔地半天没有做声。
袁春梅问,你怎么啦,难道你不想接受这个任务?
陈秋石把眼皮耷拉下来,好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说,杨教官赏识我是不错,可杨教官是老牌的军人,厌恶政治,专心治学。这样的人,油盐不进,我怎么可能把他拉到革命队伍呢?我若去跟他讲我是共产党,那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
袁春梅看着陈秋石,陈秋石是满脸的认真,袁春梅想了想,细细一琢磨,看陈秋石这个模样,恐怕真不是搞秘密工作的料。于是说,你的顾虑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向组织反映。不过,你不能放松,有机会,你还是要多接近杨邑。
八
陈家的灭顶之灾降临在继业五岁那年。那年淮上大旱,寸草不生,饥民遍野,大别山里闹起了匪患。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土匪董占水的队伍摸进了隐贤集。陈本茂一听见镇上响起了枪声,人喊马叫,就知道上土匪了。老头子最先想到的是孙子,心急火燎地扎了一个火把,让蔡菊花赶紧带着孙子回胭脂河娘家。
蔡菊花眼含热泪,结结巴巴地说,爹爹,你跟娘一起跑反吧,咱们一家先到胭脂河避两天风。
老地主头摇得像拨浪鼓说,我和你娘跑不动了,不能拖累你们,你们娘儿俩快跑。
蔡菊花背起继业,担心二老,一步一回头,出门才走几步,公公就追了上来,往门前圩沟一指说,从竹桥往西数,第三棵柳树下面有东西。往后回来倘若见不到我和你娘,你就把那东西取出来。记住,要让继业读书啊!
蔡菊花说,媳妇记住了。
老地主又说,要让继业娶一门好亲,陈家不能断根啊!
蔡菊花说,爹爹你放心,媳妇一定办到。
老地主说,还有一件事情,往后万一我和你娘不在人世了,你就嫁个好人家,不过孩子不能改姓。陈家只有这一根独苗了,你不能让我断子绝孙。
蔡菊花说,我不会再嫁人的,我就是死也要等到他爹回来,把孩子交到他手上再死。
老地主说,别提那个半吊子了。我们陈家败落至此,都是这个半吊子带来的祸害。把孩子的名字给改了,再也不要盼他那个半吊子父亲了,就当他死了!
蔡菊花说,那怎么行啊,他是孩子的爹啊,他就是妖魔鬼怪,我和孩子也得盼他回来。
老地主一跺脚说,闺女,你往前看,一二三四五,前面有九道山梁,出了这九道山梁,就是通向淮上州的官道。继业继业,往后就不叫继业了,大名陈九川,走出九川,大路朝天。闺女你可记住了?
说完这话,老地主推了儿媳妇一把,转身走了。
土匪是半个时辰之后杀到陈家的。其实土匪也早就知道陈家败落了,但土匪头子董占水认定了一个死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陈家再穷,也比那些木匠铁匠强,所以陈家这一站是不能漏掉的。
半夜时分,陈家圩子燃起了熊熊大火。董占水的队伍把陈家大院里三层外三层挖地三尺搜了一遍,除了一些破旧的衣物,只有几吊铜钱,折合十块大洋都不够。
董占水很是失望,命令小喽啰架上火,把老地主老两口吊在上面烤,烤一阵用竹帚捅一阵。老两口的惨叫不绝于耳,但是至死也没有说出藏钱的地方。
蔡菊花带着儿子没有逃回胭脂河,惊慌之中,她把路走错了,硬是在深山老林里转了两天多,直到第三天天明时分她才发现,她和儿子走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地方叫东河口。
那一天娘儿俩在东河口的西街头坐了半个时辰,孩子又累又饿,却不哭,睁着一双混沌的小眼睛,看头顶上飞舞着苍蝇。蔡菊花欲哭无泪,不知道下一步路该往哪里走。
正在愁肠百结之际,从东河口街中心走过来一个面相斯文的男人,穿着一身灰色长衫,脚下一双千层底布鞋,一尘不染。男人走到蔡菊花娘儿俩身边,停下步子,细细打量。男人揉揉眼睛说,我看你娘儿俩风尘仆仆,满脸惊慌,莫非有难处,为何枯坐街头?
蔡菊花不摸这男人底细,抱过孩子,一言不发。
男人说,大小姐你不用怕,我是东河口的教书先生,正正经经的读书人,见你母子可怜,想必是外乡落难之人。有何难言之隐,但说无妨,本人或许可以帮你指出一条生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