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民朗声回答,是!请军长放心!
放下话筒,陈秋石擎起望远镜,借着敌人的炮火和照明弹,观察江面情况,擎着望远镜的双手微微悸动。
陈九川由后续部队变成了突击部队,在水上运动四十多分钟,这四十多分钟只能挨打,本身毫无还手之力,只有靠炮火掩护。可是陈秋石能控制的炮火少得可怜,火力密度太小,又难以持久,对敌沿岸步兵的压制更是力不从心。再加上敌江岸还设有水雷、地雷、鹿砦等障碍物,给登岸造成极大困难和伤亡。
陈秋石第一次感到了束手无策,也是第一次产生了心慌意乱的感觉。
陈九川的船队越抵近敌岸,敌人的火力越密集猛烈,在距敌岸一百米左右时,陈九川所在的指挥船上的老船工被流弹打伤,接着桅杆也被炮火削断,连同帆篷倒入江中。船失控了,陈九川亲自冲上去迎着弹雨,把定舵柄。眼看兄弟战船相继超越,陈九川跳起来,指着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打过长江去”的红旗高声呼喊,同志们,记得我们109团的称号是什么吗?
战士们喊,锤子,锤子,我们是钢铁的锤子!
陈九川说,好,老子要第一个打过长江去,把铁锤砸到南京,砸到蒋介石的脑门上!
战士们嗷嗷叫,拿起铁锹、钢盔奋力划水,不到十分钟,109团的船只重新冲到前面。
守敌眼见解放军开始登岸,阵脚大乱,用火焰喷射器封锁滩头,妄图阻止登岸部队。
警卫员催了几次,陈秋石仍然没进掩蔽部,执拗地盯着江面。
南岸燃起了篝火。登岸成功了!
陈九川登岸成功,并不意味着第七军登岸成功,这小子动作过于神速,把大部队远远抛在身后。从战略上讲,提前打乱敌人江防,占据滩头阵地,当然是可取的。可是这样一来,109团孤军深入,缺少后方依托,倘若敌人将其退路割断,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果然,刘汉民报告,目前只有109团登岸,其余部队上不去。陈九川兵分两路,正在阻击国军增援部队,当面之敌约两个旅,炮火也很厉害,109团陷入重围,情况非常危急。
陈秋石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半天才拿起话筒说,告诉陈九川,至少坚持一个小时。同时命令其余渡江部队,全力增援109团!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往上冲!
话音刚落,一发炮弹在附近落下,陈秋石摇晃了一下,倒在血泊之中。
六
陈九川的感觉好极了,他第一次受到兵团的通报表扬,而且在这次表扬中,几乎没有提到他英勇善战,而是说他足智多谋。关于战术问题,过去一直是陈九川的软肋。曾经有个时期,别人一说他不怕死,他就很恼火,气鼓鼓地回击道,你才不怕死呢。那时候在他的心目中,不怕死就是傻逼的另一种说法。现在好了,兵团的表彰通报中说他是运用战术的典范,创造了巧妙利用天时地利的杰出战例。
陈九川没有料到他会以那样的方式同成城司令员见面。
第七军自渡江以后,兼程追击二十六天,行程一千五百里,实施主要战斗十二次,歼敌一万二千余。部队整日与淫雨泥泞为伍,头上无伞,足下无履,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不分星夜地穷追猛打。陈九川的109团一路领先,更是士气膨胀。
109团追到南坪湾的时候,有一天遇上几个胡子拉碴的老兵,其貌不扬,好像走累了,坐在路边休息。陈九川骑着高头大马过来,看这几个老兵有点不顺眼,嫌他们挡路,骂了一声,他妈的,好狗不挡路,坐在这里干什么,要休息去找个饭店去!
说完打马疾驰,马蹄扬起的灰尘落了老兵们一头一脸。
没有想到,这几个人当中的一个,身手不凡,一跃而起,把陈九川的马头拦住了,这时候那个年纪稍大的老兵走了过来,厉声喝道,你是哪部分的?
哪部分的?陈九川嘿嘿一笑,昂起头,眯起眼,大约是见这个人个头不高,有些瞧不起的意思,不屑地说,问我是哪部分的?说出来吓你一跳,老子就是飞兵渡江、第一个把红旗插上吴玉山那一部分的!
嘿嘿,那老兵冷笑一声说,我说出来恐怕你也真的吓一跳。我是指挥你们把红旗插上吴玉山那一部分的。
陈九川立马傻眼了,连忙翻身“滚”下马来,向成城规规矩矩地敬了一个礼,司令员,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