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天下(23)

2025-10-10 评论

    娘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记仇记得这么深!像谁呢?你爷爷走路都怕踩死蚂蚁,你爹更是一个嘴硬腿软的脓包,没想到陈家出了一个猛张飞。
    九川说,我不是猛张飞,我是常山赵子龙,我长大了,要骑马挺枪打天下,把狗日的奸臣坏人赶尽杀绝!
    黄寒梅点点头说,做大事,要有大学问。赵子龙也是读书人呢。
    这话九川记住了,再往后,打架的次数就少了,学业上也用功多了,半年下来,居然背了不少唐诗宋词,让郑秉杰暗暗称奇。
    九川进学堂的第三年,日本人从北方打了过来,淮上州人心惶惶,郑秉杰家里派人来接郑秉杰回城,说是要到安庆避避风头。
    郑秉杰自然不会走。他给学生放了假,可是郑大先生似乎更加忙碌了,学校里的人比往日还多,都是一些成年人。
    不久,学校的门前就竖起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大别山抗日动员会”。这时候老百姓才知道,这个郑大先生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个共产党,这些年以教书为掩护,在霍州、苏镇、玫山、商城、楚城一带联络了不少人,一旦风吹草动,就拉队伍上山。他的学校里也有很多人是共产党,比如刘汉民和江碧云。
    对于郑大先生的行为,东河口的老百姓议论纷纷。这地方穷是穷点,但是安逸,从来没有受过兵荒马乱之苦。这一下,郑大先生要在这里拉队伍抗日,倘若把日本人惹恼了,哗啦啦开过来,那不是自找的吗?所以有人就鼓动老百姓到学校门口闹事,跟郑大先生吵架,说郑大先生你抗日俺们不反对,但是你不能在俺们这个地方抗。你一家老小都在城里,拍拍屁股你就走了,俺们还得在这里刨食活人啊!
    郑大先生亲自出面解释,说了一大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说得慷慨激昂。
    闹事的人不买账,领头闹事的人说,你讲的道理俺们都懂,可是国家在哪里呢?国家除了收税抽丁,从来就没有给俺们老百姓什么好处。日本人是跟国家打,又不是跟俺们老百姓打。你要是把日本人惹到东河口,俺们就先把你这个鸟动员会给烧了。
    郑秉杰气得脸都青了,哆嗦着嘴唇说,真是愚昧透顶!国民素质如此低下,百姓觉悟如此自私,国家不幸也!
    这里抗日群众基础差,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没过几天,大别山抗日动员会的牌子就从东河口学校大门前摘了下来,郑秉杰的工作转入到秘密状态。上级给了他新的指示,尽管这里群众基础薄弱,但是地形极其隐蔽,是组织秘密武装的最佳根据地。
    这一下,一介书生郑秉杰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他的手上只有几个地下党员,地下支部只好转移到西华山去。
    到了冬天,有消息传来,日军已经拿下泸州,先头部队已经逼近淠史河北岸了。但是东河口的老百姓并不慌张,仍然炸油条磨豆腐。
    这一天鹅毛大雪纷飞,把山里通向山外的路都封死了,头天来了一个说书的先生没走成,就在詹家祠堂里接着讲《三国演义》,老百姓早早地吃了晚饭,三三两两地去听书。
    黄寒梅和九川也去听。黄寒梅不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故事,她去听书,实际上是给郑秉杰通风报信,她现在已经成了西华山抗日游击队的秘密联络员,而且是惟一的联络员。自从郑秉杰那几个人隐进了西华山,就不断有人从外面过来,有的打扮成山货商,有的假装串亲戚,黄寒梅心知肚明,这些人都是从山外来的抗日分子,都是准备拉队伍的,这些人到了东河口,就要找黄寒梅,对上联络暗号之后,由黄寒梅领着去找郑秉杰。
    九川现在没有学上了,快活得像是飞出笼子的小鸟,除了帮娘干活,就是看戏听书,再有就是下河摸鱼上山打鸟。八九岁的年纪,长得老气横秋,小眼睛一眯缝,满肚子都是主意。九川喜欢听“三国”,尤其喜欢听赵子龙的故事,百听不厌,小小的心灵充满了向往,要向赵子龙那样,一杆长枪打遍天下。
    因为张先生的书说得好,把个赵子龙说得活灵活现的,九川崇拜赵子龙,连张先生也一起崇拜了。
    说完书,张先生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众人于是散伙。
    半夜里九川就进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里了,穿着白袍,骑着战马,挺着红缨长枪,呀呀呀漫山遍野追逐着敌人。他被一个声音吵醒了,好像是开门的声音。睁眼一看,家里漆黑,他蹑手蹑脚地下床,摸摸对面娘的床,床是空的,被窝里还有一丝热气。这时候他听见外屋有人说话,细细一听,他的心就轰轰烈烈地跳了起来,原来是说书的张先生,张先生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嗡嗡,九川还是听清楚了。张先生说,黄寒梅同志,形势非常严峻。你向郑秉杰同志转达地委的决定,我们很快要成立西华山抗日游击队,希望他把他掌握的骨干带到苏镇万佛湖南岸,届时我将在那里接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