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天下(46)

2025-10-10 评论

    赵子明情知大事不好,从后台飞奔过来,说,坏了,这狗日的犯病了,赶快送医疗队!

    一
    随着抗战局面的改变,淮上支队有了很大的发展,郑秉杰的三大队也被整编为淮西独立团,郑秉杰任团长兼政治委员,像红军时代,下辖五个连,空白营建制,全团四百余人。以下水涨船高,十六岁的陈九川当了七连的连长后,就连刘锁柱也当了排长。
    淮上支队整编后,在南岳山里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兵工厂,组织一帮老弱病残研制手榴弹和土枪子弹。又把黄寒梅接到西华山,担任伙食团副主任,实际上伙食团只有她和万寿台两个人。隔三差五的,陈九川就能去看看他的瘸腿娘。
    当儿的看着娘,娘虽然老了,脸上有了不少皱纹,但是娘的气色却比以往好多了。自从左腿伤了之后,黄寒梅就很少出门,在东河口邱裁缝家的后院里养了小半年,连山都很少看见。组建兵工厂之后,黄寒梅像是重新托生一样,拄着拐杖,挖竹笋,背粮食,填灶火,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陈九川是在兵工厂吃的中午饭。黄寒梅从自己的伙食尾子里拿出一角钱给万寿台,要给儿子算伙食费,却把万寿台惹恼了。万寿台说,九川是主力部队的连长,哪有自家人吃饭还要交钱的。
    万寿台是郑秉杰特意从主力部队抽调给兵工厂的,他的职责有好几项,除了管兵工厂的伙食,还兼着保卫保密。郑秉杰的心里有个想法,黄寒梅是个活寡妇,万寿台是个鳏夫,二人年纪相当,在战争中也有一些情谊,如果二人能够走到一起,也算花好月圆。黄寒梅不是傻子,郑秉杰的这层意思黄寒梅心知肚明,但是黄寒梅不领这份情。黄寒梅已经把自己交给队伍了,她可不想给九川找个继父,儿子前程远大,她不能让孩子没脸面。
    吃过饭,雨停了。黄寒梅说,九川,你扶娘到前面的山冈上,咱娘儿俩说会话。
    陈九川便搀着娘,沿着半山的羊肠小道,走到一个视野开阔处,选了一块被雨水冲净的石板,娘坐下,儿子站着,看天边的山脊。
    坐了一会儿,娘开口了。娘说,九川,你知道吗,咱娘儿俩离开老家有多少年头了?
    陈九川说,知道,十三个年头了。
    娘说,儿啊,娘问你,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陈九川说,等抗战胜利了,我要回到隐贤集,去找爷爷奶奶。
    黄寒梅更惊讶了,说,孩子,你是不是听谁说过你的家世?
    陈九川说,是娘你自己说的啊!娘是在梦里说的,儿子都记住了。
    黄寒梅那双眼睛眯缝了半晌,骤然瞪大了,一脸惶恐地问,儿啊,娘在梦里还说了些啥?
    陈九川没有马上回答,也眯缝起小眼睛看他的娘,像是要把他娘的心思看透。过了一会儿陈九川说,娘,我爹为啥不要咱娘儿俩了?
    黄寒梅愣住,久久地看着儿子,没防备眼泪就扑扑簌簌地滚了下来。黄寒梅说,儿啊,这个你是听谁说的,也是你娘梦里说的?
    二
    梁楚韵没想到她的道具木枪会有那么神奇,一家伙就把一个战术专家杵倒在地上了。战术专家昏迷之后,在旅部医院里只挂了一瓶吊水,就安然无恙了。
    当然,她最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在后头。
    旅部医院设在石板岩村东头一座陈旧的祠堂里,陈秋石忽冷忽热地在那躺了两天。第三天夜里醒来,窗外月明星稀。陈秋石睁着眼睛看夜空,耳边是潺潺流水,蛙鸣虫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感觉自己好像进入到一个神奇的天地,童年吟哦的诗句在那一瞬间不可阻挡地涌上心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黑暗中的陈秋石,莫名其妙地流下了泪水,片刻间已是泪流满面。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哭,不知道是什么触动了他内心那块软弱的地方,让他情不自禁,神魂颠倒。
    在太行山深处的这个夜晚,在石板岩村这个偏僻寂寥的旧式民居里,陈秋石此刻异常清醒,他感觉到这是他背井离乡十几年来最明白的时刻。他在月光下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历史。他想到了他的无情和鲁莽,想到了那个被他视为不祥之物的嗷嗷待哺的孩子。
    泪水从半夜开始流淌,直到天明也没有停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