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联席会议上,陈秋石分析有理,表述清楚,逻辑严谨,措施得体,让杨邑很是欣慰。关于电台问题,虽然事关重大,但是用得其所,不能不给。杨邑干脆地说,我很快向师座禀报,争取落实。
但杨邑掉以轻心了,他认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到了章林坡那里,又遇到一番周折。章林坡一听说淮上支队要电台,冲口就来了一句,你跟他们说不行,电台哪能随便给他们啊!
杨邑硬着头皮,又把陈秋石在联席作战会上的意见转述了一遍,章林坡仍然坚持说,老杨,你不要把电台的问题看成小问题,电台在战斗中的重要性我比你更清楚,比枪炮要重要得多。他现在有了人,有了枪,他再有了电台,那他就如虎添翼了,他就成正规军了。他成正规军了,我们干什么去,我们喝西北风啊!
杨邑急了,死乞白赖地说,师座,日军冬季攻势在即,给他几部破电台,他也好给咱们通风报信啊!再说,我的话已经讲出口了,咱们一毛不拔,合作的诚意说来鬼都不信,那他们还能卖命打仗吗?他们一缩头,我部又将首当其冲,连个挡风的墙都没有。
杨邑这么一说,章林坡才有点动心,对杨邑说,老杨,我再信你一次,给他们找几部老电台,严格登记。咱们丑话说在前头,打完这一仗,我的电台还得完璧归赵,少一个零件,我都要找你算账。
杨邑连连点头说,那是那是。
以后在解放战争中章林坡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自嘲说自己就是曹操,杨邑好比蒋干。杨邑在二一二师,好事没有做过一件,专门帮淮上支队挖自己的墙脚。
六
日军出动的准确情报传来后,大别山抗日武装闻风而动,韩子君派出的陈秋石和章林坡派出的杨邑组成的联席指挥所在淮上州东北三十铺布置了一个大纵深宽正面的口袋,单等日军杀回马枪,从而合围。
头一天,日军长驱直入,先后攻占了狮子岗、司坡店、百达畈等地。按照陈秋石的指令,上述地区抗日武装稍战即退,吸引敌兵力前进。第二天,日军还没有转向的征兆,继续向纵深挺进,又攻占了独山、石板冲等地,而且调兵遣将,大有一举拿下西华山的态势。
第三天,夜里气候骤然转冷,凝霜成雪,杨邑转忧为喜,派人密切观察敌营动态,同时向陈秋石预告敌人的马脚很快就要现原形了。然而日军似乎对天气骤变浑然无觉,在陈秋石的态势图上,日军进攻的箭头一直指向西南,锋芒不减,似乎锐意进取。
到了第四天,敌人还在向西向南,连陈秋石都沉不住气了,搞不清楚敌人到底是在干什么。主力团长祁深奥一会儿就让电台兵呼叫陈秋石一次,要求出击。
陈秋石烦不胜烦,在电台里痛斥祁深奥,战术的不懂,眼光的没有,没有我的命令,动我一兵一卒,军法从事!
按照陈秋石的要求,西南集团的部队,在同敌人接触之后,尽量避免正面战斗,做一触即溃状,然后迂回包抄。仗打得不多,声势造得倒很大,似乎漫山遍野都是军队,似乎已经在西华山前沿布置了重兵,诱敌深入。
西南方向的部队连日奔波转战,累得筋疲力尽,而东三十铺的东北集团,则养精蓄锐,用陈秋石的话说是以逸待劳,用祁深奥的话说是养膘。
煎熬一直持续到第五天上午,终于下起了毛毛细雪。到了中午,雪越下越大,鹅毛大雪落了下来,视野一片混沌。陈秋石顿时精神大振,逐个防线询问敌人动态,回答都很让他失望,敌人还在向西南方向进攻。
国军指挥所内,章林坡也在密切注意敌人动态。得知日军主力自始至终向西南挺进,章林坡吸着雪茄,笑眯眯地看着忙碌在沙盘前的杨邑,幸灾乐祸地说,老杨,这回有好戏看了。让老韩他们建功立业吧,我看本部明后天就可以班师回朝了。
政训处处长郭得树说,好歹我们也有一个电台排参战了。
七
战局急转直下只在瞬间。
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下午,正当陈秋石在大雪中焦躁不安的时候,突然从司坡店和湘红甸两个方向报来新的情况,进攻敌军改变方向,一路朝东,一路朝西,隐没于长岭山中。紧接着又有电台报告,在司坡店和湘红甸两个方向,出现敌辎重车队,尾随步兵前进。
陈秋石问司坡店指挥员,车上装的是什么东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