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晓雯起先以为韩子歆这是为了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采取的坑蒙拐骗手段,经再三审讯推敲,证明属实无诈,幸福得一塌糊涂,几乎热泪盈眶,说:“没想到啊没想到,韩子歆不是个庸才嘛。这回好了,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打了翻身仗。”说着,就把自己彻底解除了武装,把正当年的一副佼好的身段光明磊落地交给了丈夫,并且十分真实地配合了一下。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舒晓雯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问丈夫说:“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咱们怎么办?”
韩子歆不假思索地说:“什么怎么办?好办得很,按既定方针办,当然是花掉。”
舒晓雯说:“不合适吧,一万六千块可不是个小数目,你那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花掉了,眼都不带眨一下的,那也太不勤俭了。”
韩子歆说:“我早就想买两组书柜了,你看我们单位的人,连伙食管理员家里都有书柜,我却只有单位淘汰降价的一个。好像他是知识分子,我是伙食管理员似的。现在我正式向你提出申请,等钱来了,我要买两组像样的书柜。”
舒晓雯思忖片刻,觉得丈夫的申请实在不算过分,韩子歆之所以一直没把自己当知识分子看待,就是因为他没有几组像样的书柜。舒晓雯对于丈夫要买书柜的申请表示批准,但是也提出一个计划,说:“这是一笔大数目,不能按老章程办,不能吃干咂净。再说也用不着一下子花这么多钱,总不能囤积大米酱油吧?我看这样,一万整数还是存起来,剩下的六千,可以用掉,但也不能瞎花,主要用于家政建设上。咱俩现在可以商定一份清单,看看哪些是当务之急。”
韩子歆想想,觉得妻子的话很实际。在老规矩里,额外收入百儿八十元就地解决不是个问题,连想也可以不想,但是这么大个数目,差不多等于他们全家几年的积蓄了,以他们家的实际情况,毕竟不具备一掷千金的硬件,也缺乏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和实际经验,因此,韩子歆就同意了舒晓雯关于存起一万,剩下六千改善目前生活局面的大政方针。
韩子歆说:“我提出的就是两组书柜,再有,给表叔摘除胆囊的手术已经联系好了,他老人家手里带来的那几个钱,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来的,不容易,能不能给个四五百补贴一下?”
舒晓雯在黑暗中没有吭声,她想提出来,钱就不要直接给表叔了,反正还要在他头上用的。但是转念一想,树老皮多,人老愁多,表叔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侄儿给他几个钱在手里攥着,脸上好看,心里熨帖。如此一想,就没有驳回丈夫的提议,说:“行。就给五百。”又说:“咱家的沙发还是结婚那年买的,弹簧都钻出来了。在咱们这幢宿舍楼里,还用这种带轱辘的老式沙发,恐怕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回无论如何得给换了。”
韩子歆欣然同意,说:“好说,有钱了,什么都好说。”
舒晓雯想了一会儿,又说:“韩得翰喜欢涂涂画画,我看是不是可以给他报一个课外美术辅导班,用不了多少钱的,一个月也就是三百多一点。”
韩子歆再一次爽朗表态,说:“好说,就报吧。另外,谢春生上的那个学,收费很高,他爸爸那个人我是知道的,老实巴交的,弄不来钱。这孩子只身闯天下(30),苦得很,也很自觉。不知你注意没有,在咱家吃饭的时候,我们不给他夹菜,好一点的菜都不轻易动筷子,怪可怜的。能不能给他个三二百块零花钱?”
舒晓雯把脑袋枕在丈夫的胳膊上,沉默了一阵,笑了,说:“你现在真是有钱人了,阳光雨露普照天下(30)。谢春生这孩子也确实不容易,人也老实。好吧,咱们就有福同享吧。谁让咱们是天子脚下的首都人呢。”
韩子歆说:“去年,你妈过生日,咱们只寄了二百元钱,实在是不成体统。眼下,老人家的生日又快到了,我看就寄一千吧,也别让人家把咱们第三门子看得太穷光蛋了。”
对这个提议,舒晓雯当然不会反对,虽然娘家家道尚好,但是做儿女的,力所能及地尽点孝道还是应该的。而且这个钱是韩子歆的奖金,给爸爸妈妈一说,也可以给韩子歆做点广告。当初跟韩子歆谈朋友的时候,二老多少有点勉强,现在,是向他们展示实力的时候了。如此一想,就对丈夫又多了几分理解。但是她没防备丈夫还有一手,此举属于抛砖引玉。韩子歆不失时机地说:“我的丈母娘是城里人,级别高一点。韩得翰的爷爷奶奶在农村,可以降低一下标准,也给寄个三五百怎么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