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12)

2025-10-10 评论

    部队进山后,一方面剿匪,一方面搞土改,动员当地群众,孤立盘踞在十万大山里的国民党军残部。但是土匪迟迟不下山,天天跟区公所的人打交道,跟土匪亲属打交道,严泽光觉得不过瘾,忙里偷闲,借着访贫问苦的机会,把这一带的地形也勘察了,把可能会出现的战斗也制订了很多预案,在地图上过战斗瘾。
    有一次杨桃和叶红叶跟着工作队搜山,走到一个名叫沙陀的地方,严泽光的两条腿就挪不动了,盯着山下又盯着地图反反复复地看,嘴里还念念有词。
    叶红叶奇怪地问,“你在看什么呢?”
    严泽光回过神来说,“啊,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好的地形,这绝对是一个打伏击战的有利地形。”
    杨桃说,“你这话有语病,打伏击战的有利地形,要看对谁而言。”
    严泽光说,“当然是对伏击一方而言。”
    杨桃说,“那也得看敌情是怎样的。”
    严泽光说,“那是当然。但是敌情怎样都可以打伏击战,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强有强的打法,弱有弱的打法。”
    叶红叶说,“这个犬子,打了几年仗,打出毛病来了,神经都不太正常了。”
    严泽光说,“你不懂。”
    后来就有了毛田坝伏击战,那是王铁山和严泽光配合得最好的一次。
    那天是个阴天。
    那天下午,团长贾宏生和政治处主任刘界河得到紧急情报,原国民党军少将副师长余曾于率“黑桐山游击队”四百余人,在内奸的引导下,沿黑桐山正面一路扑来,意在全歼活动于黑桐山地区的工作队。
    进入十万大山里,部队的小功率电台就失灵了,加上电话线没有拉上,通讯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全靠人工传送。
    贾宏生和刘界河火速派出两个连埋伏于巴岭、石盘一线,同时以两个营的兵力分成七路,增援各工作队所在点。
    增援毛田坝的是王铁山的四连。从玉姚圩子至毛田坝直线距离六公里,盘山绕水则十五公里有余。情报称余曾于先头部队距毛田坝只有十四点五公里,这样,王铁山连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在前面。王铁山带领本连九十六个人,从玉姚圩子出发,沿沙陀公路插进,越过野马川,直奔毛田坝。
    待王铁山的连队精疲力尽赶到毛田坝时,严泽光正若无其事地主持诉苦大会,随队军医杨桃扶着一个壮族老阿妈在声泪俱下地控诉。王铁山二话不说径直奔上主席台,自作主张地说,“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吧,先散会,明天接着开。”
    严泽光眼睛一亮问,“有情况?”
    王铁山说,“大情况。然后就把敌情一五一十地说清楚了。”
    严泽光大喜过望说,“他妈的,半年没打仗了,手痒。这下好了,你想睡觉,就有人给你送个枕头来。”
    王铁山说,“你别耍嘴皮子了,敌情很严重。”
    杨桃也说,“敌人那么多兵力,严泽光你赶快想办法吧,你不是小诸葛吗?”
    严泽光问王铁山,“指挥部有没有明确,咱俩谁指挥谁?”
    王铁山没好气地说,“你指挥我,你是工作队长嘛。”
    严泽光还是不慌不忙,对杨桃说,“你去告诉叶红叶,医疗队赶快转移到蜂皇山去,待小诸葛温酒斩华雄,去去就来。”
    杨桃说,“马上就要打仗了,我们怎么能转移呢?你们兵力那么少,我们好歹也有几把枪啊。”
    严泽光说,“你那几把手枪,打乌龟可以,打土匪不行。赶快撤!”
    说完就展开了地图,对王铁山说,“以逸待劳,不必慌张。我判断,这股敌人在今天晚饭前不会发起袭击。”
    王铁山说,“何以见得?”
    严泽光从地图上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说,“土匪不是正规军,乌合之众,惊弓之鸟,习惯于昼伏夜行。”
    王铁山说,“那他为什么白天开进,还搞得声势浩大?”
    严泽光说,“那是虚张声势,想把我们吓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