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74)

2025-10-10 评论

    沈东阳说,“报告军长,这个观点也算不上什么创意,兵法曰,兵不在多而在精,兵贵神速,这里面有两个含义,一是时间,二是空间,之所以要神速,就是严泽光团长说的,用兵之道,其根本在于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位置,展开指定的战术完成指定的任务。每一个战斗员完成自己的哪怕是很小的任务,那么就奠定了全局胜利的基础。然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兵要精,如果我们用花在一个步兵团身上的钱去装备一个营,提高机动能力和装备精度,延伸火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那么这个营的实际战斗力将远远胜于一个团,我计算了两者之间的对比……”
    贾军长说,“照你这么说,就是说,部队多了,装备差了,战斗力反而下降了?”
    沈东阳说,“我是这么认为的。这就像民兵再多,也打不过野战军是一个道理。”
    贾军长说,“难怪有人说你好高骛远,我看也是,这些问题不是你考虑的,甚至也不是我考虑的。”
    沈东阳说,“战斗部队的指挥员有向上级提供建议的义务。”
    贾军长把头伸向沈大夫,沈大夫却目不转睛地看着沈东阳。贾军长说,“你看呢?”
    沈大夫回过神来说,“哦,这些我不懂。不过,我看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敢想的。”
    严泽光插话说,“有些事情,不一定马上就能做到,但是可以提前想到。沈东阳同志站在基层,深入实际,提出的问题是很有见地的。其实精兵战略跟集中优势兵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贾军长说,“好啊,你严泽光思想倒是很解放。你赞成精兵战略,也就是精兵简政嘛。那好,下次再有工程兵或者铁道兵要部队,我就先把你的一团砍掉,看你还敢不敢站着说话不腰疼。”
    严泽光说,“军长,就算我同意把一团砍掉那也没用,您是一团的老团长,刘主任是一团的老政委。把一团砍了,你们没有故居了,我本人说不定还可以在师里找个位置。”
    贾军长哈哈大笑说,“老刘啊,谁说严泽光同志不食人间烟火?我看严泽光同志有时候也是有幽默感的嘛。好了好了,小伙子你回去吧。”
    严泽光也趁机告辞,贾军长说,“好吧,你们带兵的,早点歇着吧。”
    严泽光跟沈大夫打了招呼,刚准备出门,贾军长又说,“严泽光同志你等一等,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严泽光回答:“是一九三一年十二月。”
    贾军长问刘界河,“在线内吗?”
    刘界河说,“差两天超一个月。”
    贾军长眉头一皱说,“严泽光你的出生年月是按阳历还是农历算的?”
    严泽光回答说,“档案就是这么记载的,从小也是这么过生日的,我也搞不清楚是农历还是阳历。”
    贾军长对刘界河说,“他搞不清楚我清楚,我们小时候过生日全是按农历算的。老刘你查查,他那个生日是阳历什么日子,搞不好就是三二年的。”
    刘界河说,“军长这个指示太重要了,也太及时了,这样会让好多老同志沾光。”
    严泽光听得不明不白,但感觉贾军长和刘主任说的肯定不是坏事,心里一高兴,居然哼起了小调。走出门外,一个人从旁边跑过来,敬礼后喊了一声,“严团长!”严泽光站住,一看是沈东阳。
    严泽光说,“小伙子,表现不俗啊!”
    沈东阳说,“严团长,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啊!”
    严泽光明知故问地说,“有什么不对劲?”
    沈东阳说,“莫名其妙,军长为什么会突然召见我这个副连级参谋?而且军长王顾左右而言他,那个戴口罩的女人倒像个考官似的。”
    严泽光心里有数,暗想,这小子洞察力果然很强,一针见血。严泽光说,“那是军长的朋友,临时来看军长的。”
    沈东阳说,“哦,原来是这样。”
    严泽光说,“听说你在帮……王副师长的女儿复习,准备高考?”
    沈东阳说,“是的。”
    严泽光说,“那孩子成绩好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