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会开得很热闹,但多数意见还是常规打法,火力准备,步兵突击,大正面推进等等,都没有出奇之处。不同的只是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
王铁山说,“师机关的参谋普遍年轻,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大胆发言。”后来师机关的参谋就发言了,主要针对对方的兵力和火力特点,提出了一些补充建议。
王铁山看看严泽光,严泽光看看王铁山。王铁山说,“沈东阳呢,沈东阳同志为什么不发言?”
沈东阳站起来说,“我的想法还不是很成熟。”
严泽光说,“要怎么成熟?是不是成熟,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打起来了实际效果说了算。你到前面来,把你的不成熟的想法说说看。”
沈东阳迟疑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到了挂图前面,拿起了指示棒。沈东阳说,“目前的敌情,我们正面的一道防线是一个团,第二道防线是一个团加强一个营。以我们一个师的兵力进攻,至纵深二十公里,后勤就跟不上了。而且从地形上看,我认为对方无须两个多团的兵力,因为这不是打阵地战的地形,大部队展不开,他两个团同两个营的兵力能够发挥的战斗效率差不太多。所以我有理由认为,一旦战斗打响,当面之敌不仅不会得到增援,而且极有可能撤出大部分兵力,留下小股同我纠缠,最多两个营,也可能只有一个营。”
一团团长石得法忍不住了说,“不会吧,照你这么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师,打来打去,只打一个营?”
张省相说,“你也别说没有这种可能,跟八国联军打,我们中国以二十万对一万呢。”张省相对石得法没有什么好感,多少还有点借抑郁石得法点击一下严泽光。再说,参谋长支持自己手下的参谋也在情理之中。张省相对沈东阳说,“你接着说。”
沈东阳说,“我们正面到底有多少敌人,主动权不在中线,主要看西线如何。如果西线进展顺利,我们遇上的抵抗就弱。如果西线进展不顺利,我们遇上的抵抗就可能很强。所以我认为,不宜正面强攻,不能让对方以逸待劳以少胜多。”
这时三团政委郭靖海发言了,郭靖海说,“万变不离其宗,进攻战斗出其不意只是在战术上,大的原则还是正面推进。我们这么大一支部队,不能搞成长蛇阵,别打进去了顾头不顾尾,被对方腰斩了。”
沈东阳说,“郭政委的担忧是客观存在的,我研究过师史里关于马鞍山战斗的战例,当时的指挥员提出的是剥皮定点,多路推进的战术,这个战术很有借鉴之处。鉴于兵力上敌弱我强和地形上敌优我劣的特点,我想在马鞍山战术上稍微做个修改,因为这个地形机械化展不开,坦克展不开,重炮展不开,所以我建议,回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打法,战斗的第一阶段,在火力准备之后,甚至在火力准备之中,以精锐步兵穿插。各位首长请看——我们至黄琨地区,共有六条路线可以穿插,每条路线可以展开两个连队。只要在三小时内有两个营能够穿插到黄琨地区,占领四号至十一号之间的任何四个以上的制高点,反过来控制当面之敌,在黄琨之北,祁阳之南,敌人的兵力再多也没有用了,他就完全失去了作为西线屏障的战略意义。”
石得法瞪着眼珠子问,“你是说,只穿插不打?把当面之敌还留着?”
沈东阳说,“打得下就打,打不下就走。穿插分队的任务就是直奔黄琨,可以放弃一切。”
郭靖海说,“现在我们已经装备了火箭炮,榴弹炮,坦克,你的意思都不用了?”
沈东阳说,“装备了什么并不等于都要派上用场,要切合实际。我建议,把所有的辎重都留在后方,除了可以直接瞄准射击的加农炮和迫击炮,在战斗第二阶段随主力行动,摧毁对方的山洞火力点和暗堡。但第一阶段不能上去,上去了就是负担,就是刀俎鱼肉。”
沈东阳说完了,帐篷里突然寂静起来。
严泽光看着王铁山说,“王副师长啊,你看,这个沈参谋居然想让我们回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打法,这倒是很符合我们的胃口啊!可是我和老郭的想法一样,我们有了新的装备,再打老战法,连新的装备都不用,这不是倒退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