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罗霄(16)

2025-10-10 评论

  孙威震将军微微地点了几次头,最后他好象是帮他们两个排难解纷地说:“海琴的话,是有见解的。去年十月我在南昌参加高级将领会议,蒋委员长多次讲话也说:‘……各位一定要记得曾国藩所讲的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这句格言。无论遇着了多少土匪,我们总不要慌忙,到一个地方,先把自己的兵力靠拢,看好地形,坚筑阵地,只要我们自己脚跟站稳了,再也不怕有多少土匪来进攻,并且我们正要等他来攻……’这也正合乎他还讲过的以主待客,以静制动,以拙制巧,以实击虚的道理。我看就是照梅琴这个意见。”
  行动就这样确定了。孙威震颇觉自得,但他一想到曾士虎将军曾命令他在当天要赶去夹击红军,现在不仅没有赶到,而且第二天还在原地停止待机,这种处置,他虽然用了很多理由压倒了参议。但他想到参议并不一定心服,一定会利用黄埔和浙江同乡的关系,在曾士虎那里拔弄是非;同时也想到褚耀汉和孟当仁失败后,会迁怒到他头上,把他没有按时到达仙梅的情况报告曾士虎和何键。他想到这里,心里有点惶恐,头上微微发汗。
  但他的决心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于是一味打主意如何应付上级。他想用和参议辩论的理由向何键和曾士虎说明,但又觉得只能解释明天在原地待机的理由,不能解释当天没有到目的地的原因。他为这种沉重的思虑所苦,瞪起眼睛,很久没有吭气。忽然室内有人大声咳嗽,他睇了一眼,才意识到秘书就在身旁,他一时仓皇起来,不知所措东张西望。秘书早已领会他的意思,向他请求说:“师长,把今天的处置和明天的决心报告总司令和刘司令官吧?”
  孙威震将军笑了一下,但又没有回答,好象是在说:“你写的中意吧?”秘书看到他的形色,于是接着用似乎很惋惜而又带点解释性的口气说:“本来我们今天是可以到目的地的,可惜,他们退得太快了。”
  “好,你提笔吧。孙孙威震不再犹豫地说。
  不一会儿,秘书把草稿拿给他看,他小声地读出来:“总司令何暨司令官曾勋鉴,职师奉令于本日向仙梅前进,至仙梅南二十余里处,闻该处有激烈枪炮声,职率部急进,而枪声渐止,未几,即遇南来友军散兵数人,当知褚、孟等部,于晨九时与匪在仙梅激战,至午后三时,向西溃退,职处此境,进退两难,遂就地停止,构筑工事。窃职本拟于本日到目的地,协同褚孟,夹击匪军,奈两部未待职部到达,先期进军,进军后又未坚持,至失良机。似此剿匪,匪何能剿?职明日决本‘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及‘以静制动,以主待客’之旨,原地待机。如匪来犯,当决一死战。”
  孙威震刚刚读完,觉得措词很好,不仅可以封住参议的嘴巴,而且对褚耀汉、孟当仁也是个攻势防御的对策。就连声说“好!好!”
  他一个字也没有改,就命令无线电台赶快发出去。

 
 



 罗霄纵队在仙梅大战胜利后继续向北挺进。走着走着,路上的景色忽然变了,村庄口插上了红旗,贴了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的布告,道旁有个妇女,持红缨枪,检查行人。她的右边摆很多茶水,一群儿童戴起红军帽子,在茶水后面,整齐的站着,见着骑马或带手枪的,就立正敬礼。还有些青壮年,衣服五光十色,背着长枪或短枪,走来走去,问东问西,何云生高兴地说:
  “呵!又到苏区了。”
  “有多大?”
  “听说有一万四五千人口。”
  何云生大声而诙谐地说:“江西到处有苏维埃政府,到处都革命。”
  “何止江西!”陈廉不同意。
  “当然只有江西,你看,中央苏区在我们江西,中央政府也在江西,党中央和军委也在江西。”
  “哈哈!哈哈!哈哈!你投胎投得好,投在江西人肚子里,吹起来了。”
  “吹,那么你吹吹罢。”
  “我不要吹,只说给你们听就对了。辛亥革命,不是从武昌发动的吗?大革命时代,湖南不是最热闹的吗?湘南暴动不是在湖南吗?长沙省城不是成立过苏维埃吗?湖南不是最出红军吗?多的是,我不罗嗦了。”
  何云生理屈,一时茫然。
  又走了两个多钟头,就到了小苏区中心,村庄旁边,有个小演说台,正对北面的大山,演说台前面,横系红布匾,上面写着“二七纪念大会”几个大字。布匾上面,有两面红旗,红旗上各有大红星,红星中间,斧头和镰刀,互相交叉。演说台前站着-一群老百姓——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各人拿着小红旗。红军就在他们后面和两侧集合,于是,演说台前,工人、农民、老人、小孩、小贩、红军战士、游击队员,苏维埃政府和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俘虏兵,人山人海,混作一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萧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