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罗霄(78)

2025-10-10 评论

  新的番号指定后,黎苏叫各连排长马上登记番号、所属人员的姓名和检查统计人员武器数目。这些事做完后,他把整编后的队伍集合起来,向他们说了一些整编后要注意的事项,强调各人要记住自己的新番号、官找兵,兵找官,一级管一级,人人要定位。他看到所有的人,虽然还没有吃饭,都挺起胸膛,张大眼睛,显出饱满的神气,队伍更整整齐齐,就向着郭楚松说:“队伍整齐了!你讲话吧。”
  郭楚松站在队前,亮开嗓门说:“同志们——”
  队伍刷一下立正了。“稍息。今天,我宣布,我们要打回我们的老家去!”
  战士们发自内心地鼓起掌来,不知是谁带头呼起口号来:“打回老家去!”
  一人呼,千人和。在山谷里响起巨大的回声。

 
 



后卫正在和追来的敌人交手的时候,前卫已走到一个向右去的岔路上。岔路前面,有座小山,左右两边,都是高山,向导指着向南的大道说:“前面有大碉堡,不好过。”
  “离大路多远?”接替朱彪担任团长的陈瑞云问。
  “百十来步。”向导说完又反问,“怎样走好?”
  “走小路弯过去就是。”
  陈瑞云不愿去冒敌人近距离火力的危险,决定从右边小路过去。
  二三里后,绕过了小山,只见到左边不到两里的大路边,又出现一座三丈高的碉堡,战士们立即火烧心头,大骂起来:“该死的乌龟,累得老子又多走几里路!”
  只好折回来又走了四五里,回到大路。行列中新的议论又起了:
  “会不会再碰上碉堡了?”
  “天知道。”
  他们在大路上走了一段,然后又离开大路向右边一个山峡走去,二三里后,又碰见一个碉堡。这碉堡和大路上的碉堡,东西平列对峙。他们又从右边的岔路插进去,画一个半圆形。一路走一路痛骂国民党,但骂也没奈何,只得走小路,而且是山路。
  回到大道上又走了七八里,向导告诉他们:再走三里,路旁有座大碉堡,里面有两排保安队,除了都有步枪和手榴弹以外,还有两门土大炮。
  又要走山路,大家心里当然不高兴。随前卫营走的陈瑞云团长问向导:“你看不弯行不行?”
  “不弯?”向导有点惊讶,“土炮子打来可象下雨一样啊!”
  “那就要弯,从什么地方分路?”
  向导向右前方二三百步处一指,“就从右边那个小岔沟进去。”
  “弯多少路?”
  “十五里。”
  “好走吗?”
  “不大好走。”
  前卫团长听说要弯那么远,又看到时间不早了,迟疑起来,用不信任的口气向向导说:“碉堡离大路到底有多远?”
  “不远,”向导认真地说,“只百十来步。”
  “我们从大道走,碉堡里面打不打得到?”
  “打得到,”向导说,“莫说步枪打得到,就是土炮也打到了,”
  陈瑞云不再说话了。弯路吗?已经弯了不少了;再弯,行军计划就不能完成了。不弯吗?又太危险了。心中拿不定主意,恰巧冯参谋来了,就和他商量。冯参谋主张不弯,说那是一座孤零零的碉堡,看到我们人多枪多,多半不敢打。可是,陈瑞云驳他说:“如果他们干我们几炮呢?”
  冯参谋说:“不要紧,我们先摆个架子给他们看看,把前卫团所有的机关枪架在碉堡附近,派人警告他们,如果他们打的话,我们就不客气。如果不打,大家就马虎一点算了。”
  “我们机关枪子弹并不多!”
  “不要紧,多少没有多大关系,你十几挺重机枪指着他的鼻子,他知道你子弹多少?”
  “这个办法固然不坏,但也难保他们一定不打。”
  “当然不能保证,但这是很可能的。”
  “可能是一回事,他打不打又是一回事。”
  “弯路算了,再走十五里的山路。”
  这时郭楚松、黄晔春、黎苏都来了。他们把情况一五一十地问了一下,又听了双方的意见。郭楚松看手表,觉得时间已经不早了,如果再迟延,就会到深夜才能宿营,既吃不成晚饭,也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肯定会影响行军计划。他认为冯进文讲得有道理,因为孤立的碉堡,不管如何坚固,见着大敌当前,总是有点害怕的。同时他们为消极防御的战术思想所束缚,只要你不置他们于死地,他们又何必惹祸?
  虽然如此,但谁也不敢肯定碉堡里面不打枪。郭楚松觉得要防止敌人不打枪,只有尽量摆出自己的威风来,使他们感到敌强我弱,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萧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