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生命一对一对的死亡,中将和校阅人员站在一块,仍谈笺自若,好象小孩踩死蚂蚁一样。水面平静的时候,校阅大员向中将说;“我要把你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尚武的气概报告蒋委员长和何总司令。”
中将两手向左右一分,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算什么!这算什么!”
校阅结束后,段栋梁心中非常得意,不断地对自己说:“今天成功了!今天成功了!”
他回到住所不久,书记送来书面报告给他。他看了一下,是副官长请他批准淹死的人的棺材费的。副官长建议给每人买口价值三十元的棺材,他不假思索地批了“照准”两个字,就放在桌上抽起雪茄来。
半根烟后,他无意中又溜了一眼那份报告,这次检阅共死了四个人,他盘算一下,三四一十二,就是一百二十元。他立即把报告拿到身边,改批为:“每人发棺材费十五元,抚恤费另议。”随即叫参谋发还,并吩咐他告诉副官长写信给长沙的招募处,赶快招兵。
晚上,段栋粱辗转反侧,玩味这一天的成功,推测他的上级和社会名流,对他会产生什么印象。他忽然想起“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唐诗,写得多好啊!这是历史的必然。历史上有成功之将,就自然有“万骨之枯”;有“万骨之枯”,就自然有“成功之将”。他这种人生观,是多年带兵确定的。特别是近三年以来,更加深刻。以前他觉得招兵买马,不是容易的事,因而对兵士的生命,总还爱惜一点,一九三一年江淮河汉大水灾的时候,有一天蒋介石问他:“你们队伍充实吗?”
他回答说:“不大充实。”
“怎么不充实?”
“招兵很困难。”
“吓!”蒋介石惊讶地说,“困难……你们招兵的区域在哪里?”
“在上湖南,我们的防区内。”
“难怪!”老蒋很惋惜地说,“你驻在上湖南,眼睛就只看上湖南,其实招兵有什么难!你不知道吗?今年入夏以来,各地阴雨绵绵,长江流域,尤其是淮河流域,不是发了大水吗?灾民不下一万万人,直到现在,还有一百七十县的水没有完全退。这些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他们就是我们的后备兵。你只要派人带点钱去,招多少也有。江西剿匪部队,今年差不多都是这样补充起来的。这样,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实力,而且救了他们的命,做了一番大的慈善事业,岂不是一举两得?”
蒋介石还没有说完,中将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是!是!是!”
“你想,”蒋介石又用教训的口气说,“中国地方好大,人口好多……四万万以上,几乎占全世界五分之一呀。水旱天灾,年年难免,不是上年,就是下年,不是这里,就是那里,你要兵吗?到灾荒的地方去招就是,政府现在提倡救灾,这样既救济了灾民,又补充了队伍,我重复一句,一举两得呀!”
听到这里,段栋梁不觉浑身热血沸腾起来,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几乎使他陶醉。他觉得他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觉得蒋介石的召见才十来分钟,就远胜于一夜话,他是多么伟大啊!
他平素对于蒋介石,五体投地,认为蒋介石是当代三大伟人之一,并且拿他作为自己模范。但这时候段栋梁顿觉得他对蒋介石的伟大实在认识不足。自己虽是个英雄,但在大英雄面前,却相形见绌。他手足无措,一种惭愧的感觉涌上心头,几乎使他无地自容。从此,他不仅注意研究蒋介石的一切著作言论,而且注意学他说话的口气,举止,学他在部下面前的态度,特别对于蒋介石这一天所讲的话,经常玩味。越玩昧他越认识到人比水贱的道理。俗话说:“冷水要人挑”,没人挑,水是不会来的。那么,人呢,他是有脚的,只要印上几张布告贴到水旱天灾地方,他就会自动跑来的。因此,今天当他看到他的部下一伍又一伍地死在水里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想,只想到这是他成功的秘诀。现在蒋介石委他以重任,要他扫荡苏区,他决心把苏区化为一片汪洋的血海。
段栋梁的住所里,外间照例有办公桌、靠几及其他办公和会客用的摆设,四壁糊着眩目的绿色彩纸,既可以办公,也可以会客。里间是卧室,一张四方桌和床东西相对靠在两边墙上,桌上面的墙上,悬着他夫人的一张八寸照片。微笑姿态,一双流媚的眼睛衬在浓密的卷发下面,雪白的牙齿微微露出。他在休息的时候,常常坐在床边,眼睛盯住她的影子,他觉得越看越漂亮,有时看到最得意的时候,还摇头摆尾地和她微微对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萧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