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缅北(3)

2025-10-10 评论

  翠湖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这个名称是从民国初期,把这里开辟为园子后才开始这个美称。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因东北面有九股泉,汇流成池,又名九龙池。
  明朝重新修筑昆明城池时,才将翠湖围入了城中。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先在此种柳牧马,后来又在此地修建别墅,逐渐增建了亭台楼榭而成为了沐王府。大西军入滇后,永历帝朱由榔封刘文秀为蜀王,这里又变成了蜀王府。
  吴三桂入滇后,将五华山上的永历宫作为他的平西王府,后来吴三桂穷奢极欲,开始扩建他的平西王府,由五华山扩展至九龙池,并将原来的湖面填了一半建王府,有诗云:橐弓解甲才几日,命将选才造宫室,明帝行宫不称意,却教再见阿房出。军令传宣部下儿,移山填海只片时……
  这位富商买下的这处豪宅,就是吴三桂填湖修建的,如果有藏宝图也不算奇事,让人不解的是什么人毁掉了壁画,并将富商全家杀死,难道说这一切真的与某个宝藏有关?
  更令许多人惊讶的是国防部保密局的人竟然也插手了这件奇案,而且还是从南京过来的人,这么一件杀人案怎么会惊动南京?要想把这件事理出头绪来,还得从头细细说起。
  在世人的眼里,金三角是个既神秘又令人恐惧的地方,它的神秘不是源于金三角的高山峻岭和茫茫林海,而是其近百年来奇特的历史,一个以贩运毒品获利为目的的武装割据的历史。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隐藏着一个震惊世界的秘密,一个关于宝藏的秘密。这个宝藏因为其丰厚的历史文物和财富价值,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要解开这个秘密,需要从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说起。
  金三角东北部的果敢县,又名麻栗坝,在缅甸语里的意思是最野蛮的地方,这里曾经以盛产大烟而闻名于世。
  果敢县现在又称掸邦果敢第一特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和缅甸东北部的交界处,与云南的龙陵、镇康、孟定接界。本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六十年前的这一地区。
  果敢县的来历自然是源于这里的主要民众果敢族,在缅甸把果敢族称为来自中国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在中国之外唯一保留着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民族,说汉语写汉字,信奉的是文圣孔子和武圣关公。
  果敢族其实就是明朝遗民,原本就是汉族,其中很多人还是明朝皇族和士大夫的后人,这在世界史上也是一个特例。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在此危难关头,祖宗三代食明朝俸禄的辽东总兵吴三桂落井下石,引清军入关镇压义军,追剿明军,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公元1646年,明朝的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原兵部尚书李永茂等一大批文臣武将云集肇庆,拥万历神宗帝之孙,流亡广西梧州的永明王朱由榔即位称帝,年号为永历,史称南明。
  朱由榔称帝六年后,因为自己的实力薄弱,被迫接受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的建议,在贵州安隆所投靠了农民军。这时,孙可望、李定国已据有云南全境,李定国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手里还有掌握着一笔巨额财富,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
  这年,李定国发动反攻,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孙可望妒忌李定国功高势大,同时还窥视李定国手里的那笔巨大财富,欲谋杀李。
  李定国避往广东,希望与郑成功会师,收复广州,但战斗失利,实力大损。他撤到贵州,接走了被孙可望劫持的永历帝朱由榔。公元1656年李定国拥朱由榔回师云南,在昆明建立了南明王朝的滇都,并开始在五华山上建造王宫。
  公元1658年,孙可望部降清,贵州、广西均为清军进占,使永历帝朱由榔失尽了地盘,南明岌岌可危。第二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无奈,只得弃滇都昆明,在李定国部及其他官员的保护下,经保山、腾冲一路败退,于12月逃入缅甸境内的野人山。
  随同永历帝进入野人山的还有李定国用于反清复明的那笔巨额财富,另外永历帝也携带着价值连城的珍宝和大量珍贵文物,在这些珍宝中一件令世界上许多统治者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就是成吉思汗遗传给子孙的“命运之箭”。
  为了防止数额巨大的财富落入清兵手中,同时也担心其他变故,李定国安排人在缅北的野人山中寻找了一个秘密处所,将这笔宝藏连同永历帝携带的珍宝一同藏匿了起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