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的女儿(3)

2025-10-10 评论

    本意是安慰,却不料又招出了魏申申新的泪水。
    “不是为他——不全是。我,我,我……你,你知道……”这次哭得更凶,话都说不成句。
    魏申申不能演戏。
    申申踏入这个圈子纯粹是因为长得漂亮,也不能怪当时招她进剧团的那几位专家领导走眼失职,她的漂亮确实是不可抵挡,冷艳华贵光芒四射大气磅礴,叫谁见了都会觉着不把这样的美纳入经营美的圈子里,任其失散于民间,才是失职,是暴殄天物。进团那年她十七岁,至今有些老演员说起那时的她来仍感叹不已嗟呀不已:“什么叫漂亮?那才叫漂亮!漂亮得你呀能跌一跟头!”招生时对她表演方面的才能测试过,不行,但还是决定收下了她。我想我能理解那几位专家领导当时的心情,就好比篮球教练见到一个两米多高的棒小伙儿,能不如获至宝般招至麾下?不会打篮球,教呀!又好比男人选择女人,先看的就是外表,心灵可以改造,外表怎么改造?可谁知道申申竟就不可教也不可改造,手把手都不行,比一般人还不是干这个的。听说早年间她还演过几个独幕戏,我调来剧团后就没见她演过,演也是跑龙套,比如站在人堆里凑个数,躺在地上扮演个死尸,在舞台后区来回穿梭几趟以制造热烈气氛,通常一个字儿的台词没有。这事用不着专职演员干,我都行。要换别人,早就得被剧团开了,申申能留下来,还是因了她的漂亮。一个剧团光戏好是不够的,下去演出,场合上,没有几个说得过去的美人戳着,会令大众失望,人家看剧团不光是为了看戏,还为了看人。这体会我有,当年在海岛部队,军区文工团来海岛演出,那些漂亮的文工团姑娘往往比她们的节目更能使我们激动。申申仅是作为门面、花瓶才被留了下来就够可悲了,更可悲的是,十几年的舞台生涯没能把她的演技培养出来倒培养出了她一颗热爱舞台的心,自己不行,就把全部希望压在了胖子的肩上。
    “申申,试试往电视方面发展,我看电视剧前景广阔;比话剧还容易,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错了可以重来。”当时《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什么的已经出来了。
    “都快三十了,还没有出道,等到你挤进去,得多大了?还不一定挤得进去。女演员的好时候就那么几年,三十岁前,出来了,就出来了;出不来,就出不来了。”她已不再哭,头微微垂着,神情疲乏,声音消沉。
    我看了看墙上的钟,快五点了。
    窗外的阳光仍然很强,很刺眼,白炽一片,照其他季节看,这还是下午呢,我通常在下午就得去吃晚饭。我们食堂的开饭时间是全年一贯制,早七点半,午十二点,晚五点,因而到了夏天,晚饭后的白昼就格外的长,长得叫人不知该拿它干点什么,有厨房的人们就可以不受诸如此类的限制。一吃了晚饭人就懈怠了,即使百无聊赖也不想做事,连书都不想摸。从前不是这样。从前,在海岛的时候,我的许多休息时间都是在各种书里度过的,业务书,文学书,政治经济哲学书,那曾使我感到无比的充实、高傲。可惜年龄越大,这种感觉便越淡,相反,有时当我因实在无所事事而只能看书的时候,心里感觉到的常常是难以控制的空寂和委屈。我的无场次大型话剧剧本《周末》已经交上去了,于是心里就很轻松。这是从构思那天就期盼着的轻松。可惜与这轻松相伴而来的,还有惆怅,还有空虚,倒好像那作品是用来充填心房的一大块东西,拿出去了,心就空了,唯一的办法是赶快再找点什么东西填上。写新的东西?当然。沉重强似空虚。可我不甘心现在就写,不想在这时刻写,那不是晚饭后做的事,晚饭后的气氛适于悠闲,比如,散步。
    2
    我喜爱散步。在海岛驻军医院时每天晚饭后都要沿着海边晃荡两个多小时,有时候同雁南、小梅一起,更多的是同自己。不想调来北京后这喜好却被剥夺了。北京是个太循规蹈矩的城市,似乎绝不允许暮霭中的路旁或公园有一个独自散步的女性身影。小姑娘应当有女伴儿,大姑娘要有男伴儿,青年妇女则需傍着丈夫或牵着小孩儿。这些散步的伴儿我都没有。我快三十了,未婚,却仍是想散步,试过几次后方知确实不行。常常是正自得其乐地溜达着,一辆自行车会“吱”的一声在身边停住,车上坐着个小伙儿。“交个朋友?”他说。“不。”我说。如此几次,心里不能不犯嘀咕:夜色朦胧的,眉眼都看不清,一个神经不正常,总不会个个都有病。再一次我就不说“不”,而说“我是已婚妇女”。对方笑笑:“那有什么关系?”认准了我是时下重振雄风的——严格说是雌风——某种女性职业大军中的一员了。这不约而同的认定叫我感到十二分窝囊,曾一向认为自己长得很有几分书卷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海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