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种红菱下种藕(68)

2025-10-10 评论

    现在,可以开始洗澡了。找冷热水开关,找了一会儿。找好,调匀,一边放水,一边帮秧宝宝脱衣。妈妈发现秧宝宝手脚长了许多,因没有发育,身上没什么肉,就显得更长了,像一只蚂蚱。妈妈将秧宝宝的头发拢到头顶,盘一个大髻,插上几根大发卡,固定好。细看她的肩,背,腰,已可约略看出轮廓,是个高挑个儿的身子。秧宝宝坐进水里,觉得人像是要浮起来,不由尖叫一声。母女俩又将手边的按钮乱按一阵,有一回,水从顶上莲蓬头里撒下来,母女俩一同尖叫一声,再一阵乱按,水回到底下龙头里。又一回,浴缸四周忽射出无数股细流,尖尖地刺在秧宝宝身上,秧宝宝便像条鱼似的跃起来,一边大笑。下面一回,水是集成较粗的几股,缓缓地冲击着,秧宝宝就笑得好些了。
    母女俩在浴间里闹成一团,夏介民自个儿在客厅里也唱得很沸腾。他的嗓音本来不错,有点小钢枪的意思,可是一旦配上伴奏,就显得多少有些音不准。自己总归听不出来,越唱越激昂,别人听来就有些滑稽。所以,那两人从浴间里热腾腾地出来,都捂着耳朵不要他唱。他偏要唱,过去夺他的话筒,只得让给她们唱,不料更不济。秧宝宝总是要高或者低半个音,没一句合得上。妈妈呢,喜欢唱越剧,找了张《问紫鹃》,却一句也问不上来,结果还是夏介民唱。经过一番亲身演练,这时听来就顺耳许多,晓得卡拉OK唱来并不容易,需要历练历练。有人欣赏,夏介民更唱得入声入调,一支连一支。而秧宝宝裹在雪白松软的浴巾里面,很快就睡熟了。
    早晨醒来,秧宝宝是在妈妈床上。爸爸睡对面床,两人还在梦乡。房间里很黑,只从窗帘的边缘,透进一点模糊的光线,表示天已经亮了。在这点模糊的光线里,房间渐渐地显出大致的轮廓。这是什么地方?秧宝宝定神想了想,昨日的一幕幕场景回到了目前。是从门前做灯箱,中巴上下来两个人向自己走开开始,接连着,一浪高过一浪,终至高xdx潮,他们来到了这个柯桥的制高点,满目晶莹璀璨。秧宝宝不由合了合眼,感觉到身下的柔软。绷直身子弹了弹,身底下的席梦思微微波动了几下。她又睁开眼下,再也不想睡了。今天还有什么在等待着呢?她小心地挣出妈妈地怀里,坐起来,赤脚在床前摸索了一会儿,摸索不到纸拖鞋,干脆不摸了,光脚下了地,走出卧室,来到客厅。
    客厅已经大亮了,昨晚放的碟片,没有收好人就走开了,空壳子和碟片,东一件,西一件地摆在茶几上。还有一摊瓜子壳,半封饼干。爸爸的大皮鞋,也东一只西一只地扔在地毯上。秧宝宝绕过鞋,径直向窗前走去。此时,窗户拉上了一长幅白色扣纱帘子,静静地垂地。透过白纱帘,可见天边的朝霞,细长的,一道橘红,一道粉紫,一道金白,一骨朵一骨朵的白云,上下挤着它们,渐渐地洇开,弥散,颜色搅在一起,流淌得四处都是。秧宝形容词撩开纱帘,所有的颜色向她跳了一跳,天空逼近了一些。这时候,她看见了天空底下的柯桥,亦好像是蒙着一层纱帘,那是雾气。蒙蒙的雾气之下,这灰黄色的大镇子,有着一种奇怪的跳动的面目。这是由于街道里飞驰的汽车,工厂烟囱里涌动的白烟黑烟,河道里缓缓行驶的船只,笨拙地调着头的塔吊,所有的细碎的枝节,全都腾腾地勃动起来。错觉之下,它们似乎同时地移出各自原先的位置,占领了邻近的位置,再离开,再占领。但互相之间,边缘始终咬合着,协作着行动。最终,又都回复到各自的原位。
    现在,秧宝宝看见,柯桥是在她的脚下跳动着。原来这一面玻璃窗是落到地的。她挤到沙发背面,席地坐下,双手抱着膝盖,从上往下看着这个神奇的大镇子。太阳不知什么时候升起来了,光线变成金黄色的。透过厚厚的玻璃,她亦能感觉到灼亮与热。底下的镇子,也改了颜色。那水泥的灰白,灰白里嵌的几道墨线,是老屋的屋脊,以及河水的浑绿的线条,原先是蒙在水气和空气中的微屑合成的雾障后面,形成灰黄的暗淡调子,现在却染成较为明亮的姜黄了。在此姜黄调子里,那种跃动的形态便有规律地变换光线,一深一浅,带些闪。然后,又加进大量的漫动着的颗粒,那是人,越来越多的人。于是,这种律动变成筛子筛动砂粒的状态。一整个大镇子有节奏地摇,摇,遥太阳又升高一些,底下的镇子忽然斜切成两半,一半明,一半暗。姜黄调子从两半同时退去了,重新显现出水泥的干燥生硬的灰白色,这种灰白是镇子的基调,掩盖了其他的不同的因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