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政府公务员还是公司的普通职员,如果你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接受工作上的锻炼。
而且,我们应该珍惜工作中的锻炼机会。因为如果不好好把握工作中的锻炼,你可能会失去自己人生中一个提升的机会。
有一个年轻人,新到一家民营企业上班。本来招聘时,年轻人和人力资源部长、老板都谈好了,做销售总监,负责全盘的销售。而上班以后,老板说了种种理由,安排他暂时做总监助理,每天负责搜集报表、通知会议等杂事,总监由老板暂时代理。于是,他就配合着老板,拿着总监的工资,做助理的工作,连续做了3个月。直到3个月以后,他和老板长谈了对公司的目标和计划的看法,才坐到总监的位置上,不禁长嘘了一口气。
我们有多少人能够经受住工作的锻炼呢?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里,很多“精英”就受不了,不是造反就是跳槽。其实想开一点,公司让你从擦桌子、扫地开始,就是对你的磨练和考验,先磨掉你“大品牌”的傲气,看你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深刻地理解工作的含义,就会明白你必须在工作中锻炼的重要性。如果新人一上来就委以重任,不是对公司不负责吗?这样的贸然用人,对员工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会降低你成功的可能。你在旁边打杂,边观察、揣摩,不是更容易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吗?如果你连这个耐心都没有,那干脆走了算了。
请记住:你必须在工作中锻炼。在你的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事业发展的低谷,在从事平凡的工作的时候,你想到这句话,你就会心里踏实很多,这将有利于你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青蛙试验”。试验人员把一只健壮的青蛙投入热水锅中,青蛙马上就感到了危险,拼命一纵便跳出了锅。试验人员又把该青蛙投入冷水锅中,然后开始慢慢加热水锅。开始时,青蛙自然优哉游哉,毫无戒备。一段时间以后,锅里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而青蛙在缓慢的变化中却没有感受到危险,最后,一只活蹦乱跳的健壮的青蛙竟活活地给煮死了。
“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动物界,类似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在我们人类身上。
据调查,在世界500强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落魄、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春风得意之时正是这些企业衰落的开始,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忽视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产品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的超前性。
反观在500强中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百事可乐公司的负责人韦瑟鲁普在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的时候,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论,他经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会来临,“末日”似乎不远,以此激发员工不断积极向上的斗志,并要求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5%以上。近几年百事可乐快速追赶并超过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末日理论”的实用性。
比尔·盖茨同样是个危机感很强的人。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的水平,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微软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这正是危机意识的体现。
华为集团的总裁任正非曾在文章中说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企业家要有危机感,作为员工,更要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的体现就在于对工作的珍惜程度,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会如同温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命运。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多年前很多深圳朋友都在人才市场看到过,这反映了多年前深圳人对工作的危机感。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占有市场领地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大批涌入社会,“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与此同时就业压力的增大,各行的在职人员倘若不称职,随时会有失业的可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