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深层次看,但凡统治殖民地,必须要彻底消灭当地的文字,因为文字携带着文明的基因,维持着复杂的民族自我认同和精神归属,征服一个国家却消灭不了它的文字,则统治者要么被同化,要么被驱逐。被统治者从精神和情感两方面认同统治者,是统治成功的唯一选择,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世界任何一处的殖民地也是如此。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殖民帝国,无不首先灭掉殖民地的文字,使得被统治民族完全和彻底地集体失忆,重新接受殖民帝国的精神与情感灌输,以实现其“长治久安”。在当今世界,前殖民地地区的普遍贫穷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后遗症。可怕的并不是这些地区的物质财富被掠夺,而是殖民地国家的文字被摧毁所导致的精神世界极度错乱和信仰体系彻底碎裂,要重建对自身文明的信心,却远不像经济发展和物质繁荣那样短期就能见效。
中国的幸运就在于顽强的汉字生命力和在此之上建立起来的巨大文明体系。无论是英国的狡诈、俄国的贪婪,还是日本的嚣张,都不可能彻底征服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现实的无奈中,西方殖民帝国不得不借重与依靠洋买办来实现财富的掠夺和控制。
在金融高边疆全面沦陷的情况下,洋务运动也好,戊戌变法也罢,甚至推·清王朝,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化的状态。
日本当时也同样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殖民野心,也同样被砸开了通商的大门,可是却有着与中国截然相反的命运。明治维新的成功与洋务运动的失败,其根本差别就在于日本守住了自己的金融高边疆,外国金融势力未能有效地控制日本的货币体系。尤为重要的是,日本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洋买办阶层。因此,外国银行在日本难以开展业务,更别说控制日本的金融命脉了。
1863年以来,在日本开业的六大外国银行,携带着高达2亿两白银的资本金,其实力比日本当年的银行实力不知强大多少倍,即便是明治维新成功后,直到1900年,日本的全部银行资本金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可是,除了汇丰银行尚能运转之外,其他外国银行已纷纷倒闭。而日本本国银行的数量则从零暴涨到1901年的1867家。在此之前的明治维新,几乎完全是在本国银行体系的信贷支持下,完成了工业的近代化,使日本一跃而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成为亚洲唯一摆脱西方列强殖民的成功典范。
日本正是牢牢控制住了金融高边疆,源源不断地为本国的工业、国防和贸易提供大量信用,才催生了一个迅速崛起的工业强国。
〖1〗英国领事报告,上海,1883年,第230页
〖2〗英国国会文件,中国,1884年
〖3〗英国领事报告,上海,1883年,第230页
〖4〗江南席家,马学强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8页
〖5〗字林西报,1879年5月23日
〖6〗江南席家,马学强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0页
〖7〗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张国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8〗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户部奏,光绪政要(?本),财政篇,第2卷,户部陕西司奏稿,光绪十一年版,第8卷,第44—48页
〖9〗erceandDiplomacy,Sarg,p49
〖10〗RemarksUponaLateIngeniousPamphlbyanImpartialHand,JohnLocke,p19
〖11〗TheCrurefromJekyllIsland,G。EdwardGriffin,p218
〖12〗白银资本,(德)弗兰克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93页
〖13〗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宋鸿兵编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第47页
〖14〗鸦片贸易,马克思
〖15〗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张仲礼,陈曾年著,上海社会科学院,1985年,第3—5页
〖16〗山西票号史,黄鉴晖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41页
〖17〗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宋鸿兵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
〖18〗上海金融组织概要,杨荫溥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46页
〖19〗thelostscienceofmoney,p271
〖20〗近代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陈曾年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为什么明治维新能成功,而洋务运动会失败?
为什么日本没有洋买办阶层?
为什么外国银行携强大资本登陆日本,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为什么日本能够守住自己的金融高边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宋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