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荣急了,问道:“就没有快点让他好起来的办法?”
医生说:“凡事都有个特殊,因人而异,也许你儿子的病也会很快好起来。”
闻此,石光荣又充满了期望,石林的心情则格外沉重起来,因为在医生进门之前他早就提醒过他,石海的病对他父母不要全说实话,不要引起他们过度的忧虑。他知道医生前一部分是实话,后面则是按他的嘱咐行事,他尽量掩饰着自己的焦虑,安抚着父母。
石林和石晶把医生和胡战斗送出去,医生走后,石林又向胡战斗致谢,说不知怎样感谢才好,胡战斗脸红道:“石林哥,你跟我还客气什么,小海不就像我亲弟弟一样吗?”他说的是他们两家亲如一家的关系。
石晶在旁白他一眼,看在他把医生从省城请来的份儿上,没拿话戗他,这时候套近乎,不是乘人之危吗?
胡战斗情知说错了话,连话都说不出,急忙离去。
石光荣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褚琴看他这样子很不高兴,儿子又不是得了什么绝症,看过的医生都说了,这病不难治,甚至不用治,慢慢就会恢复,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她知道老石的心病,就是儿子能不能在三个月里病愈后返回部队,她恰恰不担心的就是这个,回不去就退役,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石海当兵也只是权宜之计,他还是适合在文化部门找个工作。她的憔悴只是心疼儿子导致的。
“老石,”她坐在他身边,以少有的温柔语气说,“在小海这问题上你可别执拗啊。孩子病着,你急没用,催他也没用。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两个儿子是你两面红旗,是你在外面的脸面,倒了哪一面你都受不了。你这想法也该改改了,儿子这一辈子也不一定就要走咱们的老路,换个活法有什么不好的。非得世世代代都当兵才光荣?”
“男子汉就得当兵。”石光荣气哼哼地说,看老伴要反驳,忙又说,“小海这事我不急,我听你的。他就算退下来,咱们至少还有石林在部队上。”
石林和石晶刚好进门,听到这话,石林心里一声喟叹。石晶笑道:“是啊,哥哥还差半步了,升到副师就能在部队一直干到离休,像爸爸一样。哥,你也快了吧?”
石林满腹苦水,苦笑道:“这事只能听组织的。”
石晶说:“哥,我后天就是结业考试了。等我考完了,你就赶紧回部队吧,别有晋升的机会,你不在,被人家抢走了。”
石光荣也说:“对,家里有我跟你妈呢,你该回去赶紧回去。小晶该忙工作还是忙工作,我们两个身体还结实着呢,还照顾不了小海?”
石林说:“我这次假期长,小海这样,我也不放心回去。再说这些年很少回来,这次就多待几天。”
褚琴笑道:“这才对,死老头子,拼命撵儿子走是什么意思?石林,你也是的,假期这么长,怎么不把小林带回来,就算方慧工作忙,离不开,小林总能来吧。咱们这个家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个孩子,我可是真想我大孙子了。”说着,眼圈都红了。
“那是,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石晶笑着说。
“你的意思是说我偏心眼是不是?”褚琴瞪女儿一眼,自己也笑了,这也不只是她,女人上了岁数都这样。
省里精神科专家走后,石海大大松了口气。心里又觉得好笑,所谓专家也不过如此,不比边防团的医生更高明。他甚至怀疑这些精神科的医生是不是根本不懂得诊断,是否也是和他一样,只是照着书本上的东西来诊断,当然他是照着书本上的东西来装病的。
精神上放松后,他开始读书、写作,这正是他最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喜欢做的事。石光荣看他每天不是窝在床上看书,就是伏案写作,害怕他累着了,不利于恢复病情,总是干涉,石海却不听他的。
褚琴看着儿子读书写作的样子和正常人一样,心里倒是高兴,便跟石光荣说:“孩子得的是抑郁症,他干这些是在舒缓压力。我一个同事的女儿得了分裂症,每天不打不闹的,就是织毛衣,一天到晚不停地织。他们两口子就买来各色毛线给她织,她织了三年,精神分裂症自己就好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