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厂长和曲书记对视一眼,旋即高兴起来:“哎呀!李师傅啊,李师傅……你看看,你看看,你可替厂里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了!对啊,她没有户口簿,就办不了手续,也转不了粮油关系,那她还怎么嫁给那个……那个……”曲书记提醒:“吴天亮。”“哈,那咱们就等着‘十一’喝于大路的喜酒!李师傅,到了那天,咱们好好喝两杯!”宋厂长又拿起电话来:“刘主任,马上到曲书记这儿来一趟,去送送李师傅……”在厂部办公室里,刘主任虽然只是在接电话,但因为是宋厂长的电话,他仍习惯性地点头哈腰:“就来,就来。”
刘主任放下电话就往外走,却不料刚到门口,门被推开,撞到了他脑门上。推门的是靳英,热心的她本想来问问刘主任外调函盖章的事。
“怎么不敲门就进啊?”刘主任捂着脑袋生气地说。
“我敲了两下才推门的,我真敲了……刘主任,不好意思,来来来,我给你揉揉。”靳英讨好地。
靳英伸手过去,刘主任直躲:“得得得……要让别人看见了,还以为咱俩怎么着了。宋厂长曲书记都在等我,我先走了。”刘主任匆匆奔了出去。
靳英朝刘主任的背影撇了一下嘴。她忽然,看见走廊那边,曲书记和宋厂长正将李金才从办公室送出来,很亲热地握手道别……
靳英预感事情不妙,李父被请来了,这回李萍的压力更大了。她赶紧来找李萍。
这么长时间以来,厂里拖着外调函不给盖章,李萍已经猜到是于大路从中作梗。于大路看她的眼神,明显有得意的神情。甚至有一次当面告诉她,厂里给不给调,身为车间主任也是能说上话的,毕竟调的是自己车间的人!这使李萍愤怒而又无奈。她更想念吴天亮了,想吴天亮来救她……
此时,李萍正在更衣室独自坐着,看吴天亮的照片。
靳英焦急地对李萍道:“你爸也搅和进来了!我刚去厂部,看见你爸和书记厂长在一起,肯定是冲着外调函盖章的事。这书记厂长也太偏向于大路了。”“上次他来,我一直没好意思仔细看他,就觉得他年龄大,太像首长了,老让我紧张。”李萍将那张照片竖起来,有点伤感地说,“你看他这双眼睛,眯起来还挺有神的,是吧?”“年龄大点也好,成熟男人,疼老婆!想他了?”“他肯定在等外调函,收不到该着急了。他结过婚,都说结过婚的男人,对第二次婚姻会格外珍惜。”靳英吃惊地:“他结过婚啊?哦……也是啊,40岁的人了,没结过婚倒会奇怪。那他的妻子呢?离了?”李萍摇头:“不是离了,他妻子两年前回老家探亲,出车祸了……”靳英吃惊的样子:“我是觉得……他太诚实了!按理说,头一次见面,他没有必要告诉你这些。他说了,就更说明他是个好男人。”“对,我也觉得他是个好男人!就冲他是个好男人,我也得嫁给他!”李萍坚定地说。
李萍说完,起身就走。靳英追着李萍喊:“李萍,你去哪儿?”李萍看见于大路正走来,便大声地道:“去找曲书记!催他盖章!”于大路有些愤怨似地看着李萍;李萍却目不斜视地与于大路擦肩而过。
“曲书记,那天您去车间不还说我嫁给一个军人,是全厂的光荣吗?”李萍生气地质问。
“那是,是光荣。可现在……问题不是出在厂里,是你爸爸不同意!你爸爸说户口簿在他手里扣着。你没有户口簿怎么办理证明和其它手续啊?!”曲书记看李萍楞住了,接着客气地说,“再说,我还不知道你和于大路都准备‘十一’结婚了。既然家俱都打了,婚期也都定了,现在把于大路甩在一边,也不太合适,都是卷烟厂的人……”李萍反驳:“谁说我和于大路在准备‘十一’结婚?”曲书记:“你爸刚才就坐在这儿说的,于大路也说过,这话还能有假?你爸还说对于大路是一百个满意!要不他也不会把户口簿给扣在手里啊……”李萍呆站在那,户口本,爸爸握着它就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她稍稍忖思了一下,就飞快地跑出去。她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家里,她翻箱倒柜,户口本的影子也没有!
“找什么?户口本?”李金才一肚子气从屋里出来,“放着于大路这知根知底的你不嫁,偏要嫁个当兵的。你怎么认识的他?”李萍不语,看来爸爸已经把户口本拿走了,她心里空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