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给他的印象是那么平易近人,又亲切可爱,知识又那么广博。他们远远地一听见周恩来的说话声,那股清新之风便扑面而来。他们很愿意听周恩来和他们聊天,那不是聊天,而是一堂生动的课。
起义开始了,王伟虽没有领略到刀对刀枪对枪的正面搏斗,但他仍然感受到那种血雨腥风,一种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部队要撤离南昌那天晚上,王伟做好了随部队撤离的准备。没想到,这时周恩来找到了他,让他留下来,当一名地下党,组织更多的人参加革命。他心里不情愿,可是他仍然愉快地服从了。起义部队开走的那些日子,他心里很空落,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但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孤独,他觉得有许多工作要做。后来他得知,周恩来与朱、毛的队伍会合后,已经走下井冈山,在瑞金、于都一带建立了一大片苏区。他被这样的消息鼓舞着,同时也为苏区担着心。蒋介石一次又一次地调集队伍“围剿”红军,尽管一次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但决不会死心。
王伟对革命一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汪芳频繁出入王伟的宿舍,共同的追求使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这样的消息很快便在学校传开了。王伟对这样消息的传播感到一丝欣慰,他不想去辩解什么,这样一来对他的工作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况且他也是真心实意地爱上了汪芳。
他也知道汪芳在深深地爱着自己。
没多久,这消息又传到了汪芳的家里。汪芳的母亲和姑姑坐着议员的汽车亲自来到学校看了一次王伟。王伟面对着汪芳的母亲和姑姑不知说什么好,好在两位老人也并没多说什么,坐在王伟的宿舍闲聊几句便走了。
后来汪芳的母亲又单独找王伟谈了一次,她拉着王伟的手说:等汪芳毕业你们就结婚吧,结婚了,这丫头就收心了。
王伟听了汪芳母亲的话,心里笑了一下,他想,汪芳的母亲并不了解汪芳。
王伟并没有把自己的事对组织隐瞒,他在和老吴接头时,把汪芳的事汇报给了老吴。老吴听了之后,并没急于表态,而是在屋里踱了几步之后说:很好,适当的时候,可以把她发展成我们自己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她打入到敌人内部去。有了老吴这句话,王伟和汪芳的来往更加大胆了。
那天晚饭后,汪芳又来到王伟宿舍时,王伟一本正经地说:你不是想知道我是什么人么,告诉你我就是共产党员。
汪芳对王伟的话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她笑着说: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王伟暗暗佩服汪芳的直觉。
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谈话更无所顾忌了。突然有一天,汪芳很严肃地冲王伟说:我也要加入共产党,等我毕业了,一起到苏区王伟没有说话,她一直盯着他。其实他早就相信她了,要不然也不会对她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王伟把汪芳的请求又汇报给了老吴。老吴说:你等我的消息吧。
没几天,老吴就通知王伟让他带着汪芳去他那里一趟。
那是一个雨天,两人冒雨来到了老吴的住处。老吴一见面就兴奋地说:组织同意吸收汪芳加入共产党了。
汪芳听了这个消息,顿时兴奋得拥抱了王伟。
老吴也很兴奋,在老吴的主持下,汪芳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入党仪式。然后老吴拿出了酒菜,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到很晚。
两人告辞老吴之后走出来,雨仍下个不停,两人一直冒雨走回王伟宿舍,结果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两人谁也没有感到冷,反而感到无比的兴奋。他们一进门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汪芳喃喃地说:我是党的人了。
两人相拥着倒向床的时候,王伟看到了汪芳眼角闪动的泪滴。
事情的变故发生在汪芳毕业前夕。王伟突然被老吴找去了,在老吴那里,他看到了周恩来亲笔给他写的信。周恩来在信中说;苏区正在不断地扩大,很需要王伟这样的人,希望他能够回到苏区参加工作。
去苏区工作这是王伟天天盼夜夜想的事,他做梦都希望到苏区去。但周恩来同时又指示,让汪芳留下,利用汪芳姑父的关系,打入到敌人内部中去。
王伟理解周恩来的用意,可让他和汪芳分开,他心里又有些舍不得。他看完信又喜又忧,心里多了种说不清的滋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