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黑血(54)

2025-10-10 评论

    然后一遍遍地似安慰贺子珍又似安慰自己地说:润之是该来了。
    王铁做梦也没有想到,部队会从兴国前线撤下来。广昌失守后,全连只剩下了5个人,他们奉命撤离阵地后,便被改编了。这次又被调到了兴国前线。兴国前线阵地不断遭到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敌人的部队一步步向兴国推进,兴国已岌岌可危。到了10月6日晚,王铁接到上级命令,带领全营撤离了阵地,把阵地移交给了友军,部队一下子撤到了于都。到了于都后,王铁又接到了休整的命令。这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很少的好机会,部队以为这一下子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以消除几个月来东奔西跑的疲劳。部队刚到于都王铁又接到通知,部队准备打到敌人封锁线外面去,准备反攻。
    王铁此时已经是营长了,大小战斗也打过了无数次,他当然明白这种反攻意味着什么。他还隐隐觉得,这次部队一走,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回来的。他看到机关所有的家当都已经打包了。暂时的转移是用不着要带走所有的东西的,经验告诉他,也许部队这一走便再也回不来了。
    王铁想到了王家坪的母亲和于英。他们部队的休整地离王家坪只有一座山,翻过这座山就是王家坪了。他想找机会看一看母亲,看一看于英,他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她们了,至今王铁仍记得在于都和于英分手时的场面,他握着于英双手那种感受仍能回味出来。
    王铁是天黑时分赶回家的。
    他推开门,看见屋里亮着灯,母亲和于英促膝而坐,她们正在灯下编制着草鞋,在她们的身后,草鞋已堆成一座小山似的了。两人看到王铁那一刹那,惊叫了一声。
    于英先立了起来,喊了一声:王铁哥,怎么是你!
    母亲也叫了一声:孩子!泪水便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王铁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他进村的时候,也看到王家坪住满了红军,他们和自己部队一样,时刻准备看出发,王铁的预感更强烈了。
    母亲老了,皱纹深刻地写在母亲的脸上,那头白发愈发地苍白了。母亲拉住了他的手,一遍遍地叨念着:娃,娘这不是在做梦吧。王铁看到母亲这样,心里也泛涌出离别后又重逢的酸楚。
    娘,我很好,咱们见面了。王铁一遍遍这么喃喃地说着。
    于英默默地来到灶前,她在为王铁做饭,灶火红红地映在她的脸上。三年没有见面了,在这三年中她已从少女长成了一个大姑娘。见到王铁后,由于兴奋脸一直红着,她忙了半晌不知自己在忙些什么,心也止不住乱跳着。锅里的水开了,她才想起往锅里放米。
    王铁也意识到了于英的这种变化,他从于英的眼神里捕捉到了什么,他心突然一阵悸动,血液欢畅地在体内流着。
    母亲放开了他的手,灯光下,仔细地打量着他。母亲伸出那双颤颤的手抚摸着他的脸。
    娃,部队是不是又要走了?母亲哽着声音这么问。
    是哩,不过红军迟早还会回来的。王铁坚定地答。
    这时候,他似乎不是在安慰母亲,而是在安慰自己和于英。他知道,于英一直在听着他和母亲的对话。
    母亲不说话了,低下头在用衣角拭泪。
    王铁看着母亲,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滋味。
    娘,你放心,等部队打回来我就来看你。王铁微笑着冲母亲这么说。
    母亲也笑了,泪却仍在脸上流着。
    不知什么时候,于英已经把做好的饭放在了王铁面前,那是碗白米稀饭,饭里埋着两个鸡蛋。
    王铁哥,趁热吃吧。于英羞怯地说。
    王铁看着冒着热气的那碗饭,又看了眼于英,心里涌上一股热浪。
    王铁吃完饭,母亲悄悄地到了另一个房间,无声地睡下了。
    于英坐在灯下,手里摆弄着胸前那条长辫子,王铁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于英。于英真的是个大姑娘了,一对饱满的胸,在薄薄的罩衫里呼之欲出,还有那脸颊上漾溢的红晕。王铁身不由己地伸出了双手,捉住了于英的手,于英那双日夜为红军编草鞋的手,虽然变得很粗糙,可王铁握在手里,却是那么惬意。
    于英抬起头,盯着王铁自豪地说:俺被评为扩红模范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