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奴(31)正要说话,忽然记起那卖聪明药的妇人的告戒,就用袍袖把嘴遮住,用手指捅了捅卖糖人的男子。那男子再次回过头来,眼神里已经充满了厌恶。
这位大姐,你不买糖人就别捅我,看看你还穿着个丧服呢,没见过你这么轻佻的女子!
碧奴(31)让他说得涨红了脸,瞪着前面的背影,怎么看也是牛车上那个男子,为什么到五谷城来卖糖人呢?我不认识你才不会捅你!碧奴(31)忍不住,该说还是要说,大哥你是百春台的门客呀,怎么到这儿卖起糖人来了?她说,我捅你是要跟你打听个人呢,那用脚赶车的车夫大哥,他回到百春台了吗?
什么用脚赶车用手赶车?我不认识什么赶车的,也不认识你!
……
城门口的流民们看见碧奴(31)被拉出来,推进去,人和柴禾几次三番地调整,最终碧奴(31)是坐在独轮车里面了,准确地说,不是坐,是堆在柴禾里了,他们只看见碧奴(31)的脸和肩膀一侧露在外面,她仰面哭泣着,身体被柴禾捆淹没了,泪水雨点般地洒在柴禾上,令人不由得担心那些柴禾进了灶膛是否还能正常燃烧。柴车走了很久,人们才知道那女子不是推去做柴禾的,她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进詹府做事去了!去詹府做什么事?去哭,去做泪人,原来詹府急需人的眼泪熬药!众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由不得他们不信,一个与詹府药膳房过从甚密的药贩一一道出了原委,原来刺史府中最近笼罩着病魔的阴云,刺史的老母亲言氏不小心让一根鸡毛潜入嘴里,喉管奇痒难忍,导致终日咳嗽,咯出了血,请遍城内名医,那些丹心圣手也没取出一根该死的鸡毛,刺史最宠爱的小公子早晨出门,遇到一阵风,那一阵风竟然把小公子的嘴巴吹歪了!刺史家众多的妻妾女眷也受到了小病小灾的眷顾,美貌的大多得了花斑癣、银屑病,斑癣偏偏长在脸上,勤劳能干的大多得了嗜睡症,白天黑夜赖在床蹋上。詹刺史从松林寺请来了一个归隐的长寿宫御医,御医认为府中邪气太盛,关键还要补气扶气,他给病人们留下的药方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熬药的汤水却出奇,不准用水,要五味泪汤,要人的眼泪,苦的泪,咸的泪,甜的泪,还要酸的泪,辣的泪!詹刺史曾经以为请来的御医是在捉弄他,但是看那老人仙风道骨德高望重的样子,又想起他曾经为三代国王治疗过多种疑难杂症,就不敢不从了。詹刺史在五谷城一手遮天,但再大的权势和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那么多的眼泪,只好下令五谷城官兵,在全城范围内搜寻善哭的女子作为泪人,向詹府的药炉提供泪水。由于时间紧迫,官兵们无法仔细考查泪人们的品行道德和眼泪的品质,他们一味地在人群中筛选悲伤的面孔,不免走眼,有人急于向刺史表示忠心,错抓了一个整天垂泪不止的疯女子去刺史府中,结果那疯女子的眼泪是带有鱼腥味的,不合五味泪汤的标准不说,还坏了好好的一炉泪汤!刺史大发雷霆,各部门都从中汲取了教训,向刺史大人发誓,一定要抓到五谷城最伤心的女子,把最大滴的眼泪和味道最好的眼泪奉献给他的药炉。
这一天,城门口的官兵们幸运地发现了碧奴(31)的眼泪,而流民们有的半信半疑地议论着眼泪的药用价值,有的干脆蘸了一滴自己的眼泪,举着手指到处追逐那个尝泪的年轻守兵,他们的毛遂自荐统统遭到了拒绝。独轮车一走,城楼上高高的三角旗凌风飞舞起来,旗兵在向四方的角楼发送一种深奥的旗语,城门下有个老人年轻时候恰好做过旗兵,他把那旗语一字一字地念了出来:抓到了最伤心的女子!最大最好的眼泪已经在送往詹府的途中!
柴房的仆人们让碧奴(31)脱下她的丧袍再进詹府,一件发黑的丧袍脱了半天,终于脱下来了,碧奴(31)拿着那件袍子站在柴房里哭。仆人过来说,现在别哭,我们这里没有泪坛子,这么多眼泪都掉在柴堆上,你哭了也白哭!他们从碧奴(31)手里抓过那件袍子,往柴堆上一扔,看见碧奴(31)的泪眼盯着柴堆上的袍子,仆人猜测着她的心思,说,你这女子,还怕我们私吞这破丧袍呀?我们詹府办丧事的时候,连石狮子穿的白袍,都是软缎的料子,你别以为我们在柴房搬柴,就门缝里看人!碧奴(31)没说什么,她的目光还是定定地看着那袍子,仆人的脸上便有了讥讽的表情,过去拿根长木棍挑起丧袍,挑到了最高的柴堆上,你不舍得?不舍得我们就不烧它了,给你留着,你哭好了再来柴房拿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