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5)

2025-10-10 评论

    这四色就是八旗之初。随着努尔哈赤不断地东征西讨,增加了满洲、蒙古、汉人的士兵,实力不断地增强,于万历四十六年增编四旗,他没再选其他的颜色。他仍在这四个颜色中镶一个边,来区别那四个本色。红旗镶的是白边,其他三色都镶的是红边,这样就凑成了又四旗,加上原来的四旗,这就是八旗的来历。那么,到皇太极做皇帝的时候增加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从以上两个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蓝、红、白这四种颜色在宫廷中的一个重要性。祭祀制度、军队的制度非常地重要。因此,这四种颜色所代表的瓷器,反映了一种皇家思想。
    元人尚白
    我们先从白釉讲起。白釉是一切瓷器的一个基础,尤其优质量的白釉。
    景德镇元代白瓷的出现中导致景德镇瓷器最终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一个保证。元青花之所以有霸主地位,是因为有白釉的出现。如果我们没有白釉就不可能在上面画出那么亮丽的青花来。如果我们设想,那个底子的颜色发黑发闷,都不可以使青花显得亮丽。
    元代以后白釉的流行,很大程度上跟元人的统治有关。元人是提倡白色的,尚白,崇尚白色。究其原因呢,有人认为,蒙古人以奶食为主食所以他尚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成吉思汗生前的时候,他骑什么颜色的马?听到这儿应该可以反应过来,他一定骑一匹白马。我想,如果有人拍电视剧,让成吉思汗骑一匹黑马,就显得不那么合时宜。
    那么,元代还烧过什么白的东西呢?白琉璃瓦。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今天没有看到一件实物。所以当你碰见一块白琉璃瓦的时候一定元朝的。我们今天看到的琉璃瓦主要是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少量有黑色的,没有见过白色的琉璃瓦,但史书上记得清清楚楚,元朝人烧过白色的琉璃瓦。我们的建筑最有名的是北京的白塔寺,都是元代所建造的。元代人对白的追求是一种精神追求。这个精神贯穿到他的物质上,那么元代白釉就应运而生。
    枢府釉
    元代的白釉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枢府釉"。那么,"枢府"是什么呢?枢府是元代枢密院的一个简称。枢密院是掌管着国家的军事。枢府釉中呢,一般情况下,枢府瓷是在盘子或碗中间对应地写两个字"枢府"。有龙纹的,少量的凤纹以及大量的花卉纹的。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这样记载,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
    

    春来江水绿如蓝
    我们先来读一首词,《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白居易写的。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他曾经在杭州和苏州做官,所以他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这里"春来江水绿如蓝",想过这句话吗?蓝色是什么色呢?在古代人的眼里,最绿的颜色是蓝。所以古代瓷器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品种叫"孔雀绿,后人也有把它称之为"孔雀蓝"。让今天的人来看,它就是蓝色的瓷器。
    

    彩瓷概况
    从这一讲开始讲彩瓷。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彩瓷。彩瓷有:五彩、豆彩、珐琅彩、粉彩。这五彩的分类并不是古人在生产彩瓷开始就进行的分类,而是逐渐形成的一个过程。比如,斗彩这个词,在明代反而没有人称之为"斗彩"。在明代,包括清代前期都称之为"五彩"。明瓷就有这个特征,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不停地分类,然后很具体地加上前缀。五彩它源于我们早期的彩瓷。中国的瓷器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了,那么唐代的长沙窑是开彩瓷的先河,宋代的宋加彩也是彩瓷的一支,但是它都不构成中国彩瓷的一个主流。它不构成这种主流,它对后世的影响就不够大。真正彩瓷对我们的瓷器生产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从明清开始的。实际上,元代的后期彩瓷就开始形成,我们知道的就是青花瓷,青花瓷也可以列为彩瓷之列。那么,五彩和青花是同时期地诞生。那么,五彩没有青花有名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