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9)

2025-10-10 评论

    清代有一个人叫张金鉴,他在《考古偶编》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善鉴家心领神会,判决了然。纵历千万年之久,如与古人相晤对。切勿与门外人论短长,徒劳唇舌耳。"他说这话是俩意思,就是说,善于做出鉴定的人,他判决就是了然,很快。甭管你经历了多久,我就如同跟古人面对。但是这个事不能跟门外人说,跟他说是白费口舌,就是这个意思。我倒认为,能跟门外人论短长,那才算真本事。《百家讲坛》大部分观众都是门外汉,我们就是要在这门外汉中听出中国文化的真谛,小的地方是听出陶瓷的真谛。你听下来,你一定比别人对中国的陶瓷有所了解。
    花钱买教训
    我有一回跟我几个朋友下乡去买东西。当时河北的一个县城开了集市,发了很多请帖,希望大家都去捧场。我那几个朋友撺掇我去,他们都是外行,就我一个内行。我去的时候就跟他们说:"能不能把你们的这些奔驰换掉,咱们坐一个普通的面包车前往?"他们不干,非得要开好车。到了乡下,到了那个农贸市场,一下来,我就跟他们说:你不懂的行业昼少说话,不懂的规矩要先问我。他们说,知道了。不就这点儿事,不就买东西吗?我撑死了不买。
    正往前走,看见一老乡蹲在地上,面前就摆着一个白碗。我一个朋友过去,拿脚丫子对着那碗就说:"你这碗多少钱一个?"他犯了大忌。首先他对这碗不尊重,应该蹲下来。在买卖的瞬间,卖主当时处在强势,东西是他的,钱是你的。你如果想买,他就是强势。他蹲着,你站着,你拿脚丫子乱点,心态上已经处在了一个劣势,但你浑然不觉。
    老乡第一句话就说:"这碗贵着呢。"他就愣了问人家"贵着呢?贵是多少钱?"老乡说:"5万。"他对这个东西一无所知,这5万跟50万,对他来说,价值观根本不存在。然后,他就转过头来看我,我转身就走了,我觉得得给他一教训。然后他就想跟着我走,那老乡马上就说:"唉,你别走啊,按照规矩,你问完价得还个价。一分钱我都不嫌少。"他就走不开了,他得还个价啊。他站着看着这碗,想了半天,他不能还一分钱吧?他就说:"1000。"老乡说:"1000连我的本钱还不够呢。你得加钱。"他心里就来了劲了。他就想:我终于还的这个价恰到好处。他就说:"我不加钱。"老乡说:"你至少要给我加200块。"他说:"我不加。"老乡说加100、加50,他都不加。最后人家说"你给我加10块钱,够我中午吃碗面条的就成。"我这朋友说:"我一分钱都不会加。"结果老乡说:"我今天赔钱把它卖给你。"他走不了了。他如果不掏钱那就等于打架,所以从兜里摸出1000块给人家。他捧着这碗,呼哧带喘追上我"马先生,这碗值多少钱啊?"我说:"这碗值10块钱,但教训值990,正好1000块。你不会亏的。"
    这就是花钱买了个教训,强势和弱势在瞬间都会转化的。不要认为你兜里全是钱,就是强势。人家蹲在地上,就是弱势。他在掌握这个碗的命运的时候,同时掌握了你的心理。他为什么说1000块钱还不到我的本儿呢?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这么说,你就跑了。他非常好地控制了局面。这就是一个教训。"其实清楚地知道这上点,就知道我们生活中怎么能扬其长,避其短。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啊,你自己要清楚啊。你不了解这个碗,你是不是就是短处?你兜里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兜里的钱一会儿就变成人家的了。对吧?所以你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儿。
    书到用时方恨少
    收藏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先读读书,请一些老师,可以少走弯路。大部分人都希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读书多苦啊!那么多书要读,读了也记不住。所有人都有一个借口,现在年龄大了。可年轻的时候也没读啊!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天天书包里都塞着这鉴定陶瓷的书,只要我在他跟前,他准掏出来读几页。背后读不读不清楚,反正在我面前老是读。
    他有一个经典的段子,就是他跟我另外一个朋友下乡买东西。另外那个朋友长得体面,这个不爱读书的朋友就把他化装成海归,说:"你得化装成财主,没有你这财主相,我到那农民手里买不出好东西。你就把钱搁书包里背着。咱就下乡。"到乡下以后,进了一个老乡家。老乡说:"来啦!我这儿真有一好东西等你呢,一个乾隆官窑盘子。"他拿着这盘子,习惯就翻过来看,底下写着"大清乾隆年制"。猛一看,很漂亮,像官窑,但真伪没法判断,读的书这会儿不怎么起作用。然后就拼命想:书上告诉过,这款识都怎么写?每一笔怎么起,怎么收?什么样的瓷器什么样的款识?什么样的款识有什么样的特点?书中都写了,但是他记不往。记不住怎么办呢?不耻下问呀,就跟人家说"我看不懂,你能给我们书咱对一对"他记不住还充行家,还得装着自己特明白。就在那儿且看,看一个多钟头,给那老乡整得憋不住尿了,去厕所了。他迅速就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立刻翻到"款识"那一页,把这"款"一卷,书中一卷,照着那盘子就这么对,这会儿现学现用。正对着呢,那老乡就回来了,说:"早年我也这么对。"收不了场了,我那个"海归"朋友说:"当时把我臊得呀!什么专家呀!我在那儿都待不住了,让老乡这通挖苦。俩从就回来了,没买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