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玉与俄罗斯玉
第三类产量比较大的是岫岩玉,在辽宁地区,学名叫"蛇纹软玉"。岫岩玉跟前面说的和田玉、青海玉有明显不同。第一,它的硬度比较低,跟前两种玉比起来,玉质明显软。第二,它的颜色极为丰富,达到十几种,但以深绿色为主。第三,它的透光率要明显低于和田玉和青海玉。著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大部分都是岫岩玉。不管是C形龙、玉猪龙,还是一些小件,都出自辽宁岫岩玉,颜色非常丰富。
还有一类玉是过去没有的,今天才在市场上大量出现,称之为"俄罗斯玉"。我们不是很确切地知道它的产地,估计是有人新发现了玉矿,为了保密,不向外界宣布,至今无人清楚。过去没见过俄罗斯玉,这种玉的发现对市场有很大的冲击。与中国原有的和田玉和青海玉比较,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过灵。灵也是有度,如果过了就不好了。我们有时候说这孩子很机灵,是一句好话,如果说这小孩过于机灵,有点贼,就不是好话。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跨过这个度,意思就完全改变了。俄罗斯玉的灵,就不算是一个好词。所谓太灵,就是说俄罗斯玉所有玉的特征都过了,比如玉应该有些透光,俄罗斯玉就特别透光,你拿着这块玉,恨不得肉眼就能看穿里面。这就没有羊脂的感受了,反而看着像一块磨砂玻璃。
玻璃璧
历史上有用玻璃代替玉的先例。玻璃很早就在中国出现了,当历史上玉器不足的时候,曾经用玻璃替代过,当时把玻璃叫做琉璃。玻璃和琉璃在科学上是一种东西,只是叫法不同。汉代墓葬里出土了大量的玻璃璧。在汉代,玉璧是用来表现财富的,大墓里一定有大量玉璧出现。但当社会经济出现滑坡,或当墓主人的身份不够高的时候,可能就会用玻璃璧来替代玉璧。明朝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记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但比真玉则微有蝇脚,又远不润,且脆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