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2)

2025-10-10 评论

    没有孩子的女人是特别受祝福的。养一个小人,
    没有问题。
    为这份爱,
    担一生一世的心,
    担不起。
    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去问孩子,
    孩子脱口而出的意见,往往就是最精确而实际的答案。成年人最幼稚的想法就是小孩子又懂得什么?其实,
    大半的孩子都不很享受做为一个孩子的滋味。这种情形,
    在中国偏又多些。
    适度的责骂孩子,
    可能使孩子的心灵更有安全感。中国夫妇,
    对于不圆满的婚姻,
    大半采取瓦全。
    理由是——为了孩子。欧美父母,
    处理不愉快的结合,
    常常宁愿玉碎。
    理由也是——为了孩子。孩子并不以为自己小,是大人一再灌输大小的观念,才造成孩子的“承认事实”。童年,
    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份完美。

    比较快乐的人生看法,在于起床时,
    对于将临的一日,
    没有那么深沉的算计。完全没有缺乏的人,
    也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快乐了。快乐是一种等待的过程。突然而来的所谓“惊喜”,事实上叫人手足无措。一般性的快乐往往可以言传。
    真正深刻的快乐,
    没有可能使得他人意会。快乐和悲伤都是寂寞。快乐是不堪闻问的鬼东西,如果不相信,
    请问自己三遍——我快乐吗?快乐是另外一件国王的新衣。这一回,
    如果国王穿着它出来游街,大家都笑死了——笑一个国王怎么不穿衣服出来乱跑呀!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
    试试看,
    每天吃一颗糖,
    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我们三十岁的时候悲伤二十岁已经不再回来。我们五十岁的年纪怀念三十岁的生日又多么美好。
    当我们九十九岁的时候,想到这一生的岁月如此安然度过,可能快乐得如同一个没被抓到的贼一般嘿嘿偷笑。
    相信生活和时间。
    时间冲淡一切苦痛。
    生活不一定创造更新的喜悦。
    小孩子只想长大,
    青年人恨不得赶快长胡子,中年人染头发,
    高年人最不肯记得年纪。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
    成长是一种蜕变,
    失去了旧的,
    必然因为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
    孩子和老人,
    在心灵的领域里,
    比起其他阶段的人来说,自由得多了。
    因为他们相似。
    岁月极美,
    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伤心,
    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疼痛
    ——度日如年般的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伤心没有可能一次摊还,它是被迫的分期付款。即使人有本钱。
    在这件事上,
    也没有办法快速结帐。有时候,
    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大悲,
    而后生存,
    胜于不死不活的跟那些小哀小愁日日讨价还价。
    有些人的怨叹只是一种习惯,不要认真帮他们解决,这份不快乐,
    往住就是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享受。有时候我们因为受到了委屈而悲伤,却不肯明白,
    这种心情,
    实在是自找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