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秘使(54)

2025-10-10 评论

    再上战场时,一个个都成了英雄汉!”
    巴特寮的干部频频点头:“是这个道理。我们学习中国革命的经验,已经注意对部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了。关于这一点,相信段将军到了前线会有感觉。”
    经川扩,段苏权将军来到了坐落在查尔平原西北的富科特山。
    自1964年年中以来,美国在越南南方强化“特种战争”,遭到失败后,便出动空军袭击川扩、桑怒两省的中心。
    根据地。同时,在万象北面,琅勃拉邦南面和川圹东面发动了“三矢”战役,目的是占领查尔平原的重要门户,进而占领全部查尔平原——川扩战略要地,以实现它所扬言的“建立麦克那马拉防线”,“阻遏越南北方军队对越南南方的渗透”,以及深入老挝境内“迫击越共”。
    富科特山是查尔平原的制高点,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就在段苏权这次视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敌人便向富科特山先后发动了几十次大规模进攻。
    段苏权参观了越南军队的一个连队。装甲车和汽车距连部6里地便被挡往,越南同志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敌人空中侦察到连部所在地,防止轰炸。中国当年抗美援朝,“如果采取这一措施,不许汽车直驶司令部,美国飞机便难以准确轰炸志愿军总部,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便可能不会牺牲。
    段苏权感到这确是一条好经验。他参观了越南连队,同连队里的5名华侨谈了话。这些华侨作战勇敢,与越南同志,团结友爱,关系非常亲密。
    段苏权又连续参观、调查了老过人民军的几个连队。这些连队都是长期坚守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岭上,生活异常艰苦。由于山高、林密、雨水多,即使是中午,气温也不会超过摄氏15度,而且空气湿度大,非雨即雾,战士们身上的军装总是湿漉漉的,那怕是躲进那种半边坡式的草棚里,或住进阴暗的防空洞中,也无法避开那种水湿。那是一种使人无从辨别点滴的极微的水粒,一种不断地无法目睹又无处不在的纤小点滴,在冥冥之中便附满了人的衣眼和肌肤,形成冰凉而有渗透力的一层水分,再加上山高风大,战士们无一例外都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们大多没有棉被,冻醒了就起床烤火取暖。
    段苏权在听取连队干部的汇报时,关切地问:“伙食供给怎么样?”
    “比较困难。”连长介绍说,“1个月只供给20斤大米和450基普菜金。”
    450基普只够买1斤猪肉或半只鸡。
    连长继续介绍道:“除了打仗,战士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采集野猪菜、芭蕉花等野菜,以便蘸着野辣椒和盐巴下饭吃。吃不饱,睡不好。加上山高寒冷,战士们体质都很差,都是仗着年轻硬挺过来了。”
    段苏权想起凭祥车站那源源不断输入越南的各种物资。
    想起朱其文大使在河内讲过的话,禁不住对越南顾问说:“战士们的生活很艰苦,必要的装备和物资供应还是要保证的,不然。非战斗减员多,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
    越南顾问不自在地点点头。
    段苏权广泛接触了一遍指战员,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贫苦农民家庭,许多干部战士都有亲人牺牲于抗法和抗美斗争中。他们有斗争的传统,无疑都是能够吃大苦,耐大劳,能够长期坚持斗争的优秀战士。
    段苏权重点参观了巴特寮2营,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
    1961年万象右派集团发动政变,重兵包围了巴特寮战斗部队1、2、3营。经过激战,1、3营覆没,只有2营在营长坎代指挥下英勇买围。重整旗鼓,开始新的武装斗争。坎代被任命为巴特寮部队的总司令。2营素质高,战斗力强,是巴特寮的主力部队。
    这支部队是大有希望的,是能够承担起抗美救国战争,夺取老挝革命胜利的重担的。段苏权在调查中更加坚定了这种认识和信心。对于“为什么要打仗?”这一问题的回答,段苏权基本也是满意的。有的说“要为亲人报仇”,有的说“要赶走美帝,争取老挝人民的彻底解放”,还有的说“要打倒美帝,打倒贡滥主,争取民主和自由”。
    段苏权想起胡正清讲到的一位战十,那战士叫奠洪,住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潮湿、发霉的茅草棚里,却把自己的内务事理得整整齐齐,床边用竹蔑编织了一个精致的小书桌,桌上放着书,床头还贴了一幅自己的画。画面上有东升的旭日照耀着一颗向日葵,在向日葵旁边又画了一个大木瓜。莫洪解释说:旭日代表我们的目标,向日葵代表战士,那个木爪代表战士们解放祖国的斗争,已经结出了果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