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地带(12)

2025-10-10 评论

    红旗摇了摇头,他问沈庭方,叙德他们回来了吗?
    沈庭方说,我还想问你呢,到现在不回来,说是去双塔镇,你怎么没去?
    红旗又摇了摇头,他在棋摊边站了几秒钟,转过脸正好看见对门达生的母亲出来,达生的母亲把一盆水哗地泼到阴沟里,她的动作和表情都是怒气冲冲的。红旗不知道那个寡妇为什么一年四季都这样怒气冲冲的。达生和叙德在一起,不知道他们是否找到了双塔镇的武师和尚。达上下在家,假如达生在家或许可以和他商量一下,平心而论朋友中间就数达生最重义气。但是不管谁帮他都没有用了,这不是打一架可以解决的事,红旗知道他惹的祸与香椿树街通常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一条熟悉的热烘烘的碎石路很快就走到头了,前面就是北门大桥,桥顶上有纳凉的人和卖西瓜的摊子,红旗本来是想上桥的,过了桥可以往城市的纵深处走,但红旗想这样走来走去的有什么用呢,红旗想起桥厂的洞孔,从前他曾经和达生他们躲在那里,一边抽烟一边看河上来往的船队,红旗想不如钻到桥洞里,一个人安静地呆一会儿,能呆多久就呆多久,能过夜就在那儿过夜吧。
    桥洞里很凉,粘在衬衫上的汗很快被河上的风吹干了,红旗独自坐庄拱形的桥孔里抱臂沉思,桥上卡车驶过时震动着桥孔里的几颗年代不详的烟蒂,红旗想那些烟蒂或许就是多年前他门扔在这里的,红旗的一只脚就下意识地伸过去把它们拨到河里去。河里有夜行的驳船驶过,汽畜声非常尖厉,而船桅上的灯盏倒映在河水中,橙黄、深蓝或者红色,像流星拖曳而过,看上去非常美丽。
    后来红旗就在桥洞里睡着了,红旗以为自己会坐到天亮的,但河上的夜景很快使他厌倦了,眼睛困倦了就睡着了,红旗入睡前依稀看见被他强暴的邻家女孩,她的又黑又大的眼睛,她的嘴里塞满了东西,半块肥皂,一把钥匙和一角翠绿色裙裾。
    香椿树街的人们到了第三天才知道打渔弄里发生的事情,类似的男女之乱在城北的街区屡见不鲜,但是人们没有想到事件的缔造者是红旗和美琪,红旗十八岁,美琪十三岁或者十四岁,说到底他们还是孩子。
    就有许多妇女舍近求远地跑到打渔弄的石阶上去洗衣裳,令人失望的是美琪家的门窗都紧闭着,有人知道郑医生带着女儿住到美琪的外婆那儿去了。红旗家的门倒是开着,红旗的父亲和伯父坐在八仙桌边一口一口地喝茶,不作任何交谈,红旗的母亲看不见,她无疑是躺在床上哭泣,洗衣的妇女们端着木盆从打渔弄里慢慢地走过,没有人敢冒昧地闯到红旗家去饶舌,因为红旗的哥哥红海像一座黑塔把守着家门,红海用一种敌意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经过打渔弄的人。

    人们知道警察是从北门大桥的桥洞里把红旗带走的。
    现在达生和叙德他们站在北门大桥上,红旗出事以后的这些天,他们每天聚在这里帮瓜贩卖西瓜,作为一种交换的条件,瓜贩给他们香烟抽,还会挑一只好瓜给他们解渴。从桥下朝桥顶上望,可以看见达生他们的身影正在被暮色一点一点地染黑,高个的是达生,矮个的是小拐,不高不矮的是叙德,小拐在桥顶上的吆喝声听来是刺耳而滑稽的,买西瓜罗——不买西瓜——渴死你们——我们不负责。
    河上飘来的是污水和化肥船上的腥臭味,八月的晚风丝丝缕缕地吹过桥头,仍然是温热而粘湿的,城北地带(12)的夏夜总是这样令人百无聊赖,有人穿着短裤跟着拖鞋走过这里,买西瓜或者什么也不干,叙德的母亲素梅扛着两把折叠椅走走停停,她看见了叙德,她对儿子喊,你大舅送了两把椅子,帮我拿回家去,但叙德装作听不见的样子,叙德只顾用一柄古巴刀剖着西瓜,素梅又喊了一次,叙德就抬起头朝母亲吼了一嗓,你瞎嚷什么,我没空,两把破椅子有什么稀罕的,你自己搬回家去。
    素梅嘴里诅咒着儿子朝香椿树街走,碰到一个熟人自告奋勇地帮她拿了一把椅子,素梅就对那人说,街上现在是什么风气?我家叙德以前很孝顺很听话的,现在也学坏了,这帮孩子迟早都要走红旗那条路,到草蓝街去。
    草蓝街在城市的另一侧,草篮街上有一所本地最著名的监狱,多年来香椿树街有不少人陆续走进草蓝街的监狱,假如把打渔弄的红旗加上去,那批人大概有十五六名之多,或许是二十个人,谁知道呢?人们记得最清楚的还是红旗的案子:因为红旗的案子与以往城北的血案、命案或偷盗案风格迥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