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梅一边哭一边说,她真是没捡到说一声不就行了?她不该说那种不要脸的下流话,她知道我心脏不好,存心在气我。老朱想素梅什么时候有心脏病了,这不是坐地耍赖吗?她要是有心脏病就该拿医院证明出来,老朱正想跨进去这样胁迫素梅,突然听见一个女干部接过素梅的话茬开口发言了,你也别主气,谁是谁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女干部用一种干练而沉稳的语气解剖着这场风波,她说,金兰的生活作风糜烂透顶,我们也听到了很多反映,我们大家都有责任教育她挽救她,但千万要注意方式方法,女干部话锋一转就转到了事情的关键处,怎么能去剥她的衣服?怎么能用梳子去捅?毕竟不是敌我矛盾,金兰是工人家庭出身,毕竟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嘛。
老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失去了原先的冲动,女干部的那番话似乎也帮助他认清了金兰的最终面目。老朱抓着理发剪的手机械地动了几下,把白色工作服的衣角莫名其妙剪下一块,老朱后来就捏着那块衣角慢慢退出居委会的院子,他的心情很古怪,有的是感激,有的是羞辱,有的却是悲伤和酸楚,算了吧,这个骚货,她自己也有错。老朱最后对自己说。
事情就这么含含糊糊地过去了,按照香椿树街人的理解,金兰老朱一方肯定心里很虚,否则怎么会善罢甘休?在这条街上无法竖良好口碑的人,他们的冤屈往往会被公正舆论所忽视,而金兰的冤屈也像初春城下的柳絮,飘了几天就无声地消失了。
东风中学的教导主任春节以后频频到王德基家造访,说要把小拐重新请回学校的课堂。
我们开除的学生大多了,挨教育局批评了,教导主任面有愧色地对王德基说,你儿子是工农子弟,小偷小摸的毛病是有的,但也不是原则性问题,我们研究来研究去,想在小拐身上做个试点,看看学校能不能把这种有污点的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新人。
怎么不能?王德基当时就冲动地把小拐的书包掼在桌上,他说,主任你看这只书包,我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他姐姐补了三次,就是等着这一天,这样就对了,学校是革命的阵地,本来就不该把工农子弟往门外推呀。
教导主任让王德基弄得有点尴尬,把目光投向角落里的小拐,他发现小拐一直躲在那里嗤嗤地笑,他不知道小拐在笑什么。荒废了这么长时间,小拐的学习肯定跟不上去,教导主任说,我们研究来研究去,准备让小拐留一级,不留级恐怕不行。
留一级就留一级,只要让他回学校,哪怕留三级也行,王德基挥了挥手道,反正我们也不指望他挣工资养家。
小拐你的意见呢?教导主任转向小拐,陪着笑脸说。让我回去也可以,不过有个条件。
小拐转动着手腕上的橡皮筋,啪地弹了一下,然后慢吞吞地说,我不要李胖教课,我看见他就讨厌,你知道吗?李胖看见女同学就笑,看见男同学就瞪眼珠子。
你这么说好像言过其实了,李老师工作很负责的,为什么这么讨厌他呢?
不为什么!我就是讨厌他肥头大耳一本正经的样子,他对女同学动机不良。小拐摇着头说,反正我不要他教课,要不然我就不回学校。
住嘴,王德基怒吼着冲过去抓住了儿子的衣领,一扬手就朝他脸上扇了一掌,让你回去算看得起你了,你还敢挑三拣四地挑老师?
小拐捂住了他的面颊,但只是捂了那么一下,五根手指在右颊处灵活地挤压着,最后若无其事地挠了挠,为什么老师可以挑学生,学生不可以挑老师?小拐阴沉着脸说,你们懂不懂?那是师道尊严,要批判的。
教导主任那天讪讪而别,临走时王德基向他拍着胸脯担保,说一定会让小拐回到学校去。教导主任的情绪明显受到了打击,他说,专门为你儿子换老师是不行的,他回不回学校由你们决定,我们不勉强,最多另找一名学生做试点吧,王德基急忙说,不勉强怎么行?一定要勉强,这小畜生要是不肯去我就五花大绑把他绑到课堂上。
小拐重回学校是在一个礼拜一的早晨。从香椿树街走到东风中学大概要走五分钟,但他觉得这条路突然拉得很长,混迹在早晨上学的少男少女群里使小拐觉得乏味而难堪,他一直苦苦地琢磨怎样背书包,怎样才能区别于别的中学生,那只讨厌的书包不管是背着,拎着还是摇动着,一样地让小拐觉得别扭,最后他干脆把它塞进线衫里面。因此那天街上的人们看见土德基的儿子小拐后背上又鼓出一个大包,远看就像个小罗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