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困与微行(112)

2025-10-10 评论

    二十年后,王秘书是这样回忆当时情景:
    “我退了出来,回到会客室,在卫生间挂通了电话。对方说:‘你是林办我是杨成武。’我听出是杨总长的声音,说:‘杨总长,叶主任跟你通话。’
    “我把听筒交给叶群,就退到会客室。
    “叶群给杨总长通话,非常客气,非常热情:‘喂,杨总长吗,你好吗,这样热的天,你往返奔波可够累的……可注意身体呀!林总对你很关心。你要多保重……主席在上海可好吧?林总也很惦念他老人家。你再回上海代林总向主席问好。你有时间带着孩子们过来看电影……一定来呀!……八一建军节,林总的意见也是你致祝酒辞为好。他和主席的意见一样。在上海主席没有给林总捎什么话呀?他谈到林总了噢!没有……没有就算’”
    绕山绕水,拐弯抹角,叶群没有从杨成武嘴里挖出任何消息。总参谋长回京,首先应该向国防部长、军委第一副主席林彪汇报工作,可杨成武却跳开林彪,直接去找周恩来汇报……什么意思?
    叶群的脸同她的心境一样阴沉下来。
    谁也无可否认:这是封锁。杨成武自己也明白,避开主管军队工作的林彪,只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是不正常的。但这是毛主席的意图,他只能无声地执行。
    放下电话之后,他的脸色也很沉重。他处在夹缝中:一边是最高统帅,一边是副统帅,这样的政治格局,危难临头是绝无闪避的可能……
    沉吟之后,只能有一个选择:不去林办请示工作,也不带夫人孩子去毛家湾看电影,尽快离京返沪。
    公元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黄浦江发出雨后的喧啸,上海的天空澄清许多。
    杨成武下午三点乘飞机离开北京,在飞机上打个盹,两个小时后,又振作精神赶到上海虹桥宾馆。
    他径直去见毛泽东,在他常坐的沙发上,隔茶几前倾着身子,向毛泽东汇报北京、武汉的形势。
    “昨天凌晨三点,中央文革向全国发出‘紧急通知’,要各地搞‘三军联合行动声讨七·二○事件’,实际是武装游行。同时电召陈再道、钟汉华等人进京。今天凌晨三点,陈再道和钟汉华一行飞抵北京,刚住进京西宾馆就受到三军造反派的冲击。”
    “噢?”毛泽东掀起眼帘,“陈、钟接电报就进京了”
    “是的。”
    “嗯。”毛泽东点头,释去对陈、钟谋反的疑惑,却又生出另一种警惕:“他们进京的消息怎么传出去”
    杨成武耸耸肩,难以回答。毛泽东理解地点头。
    “三军造反派包围京西宾馆,找陈再道辩论。周总理叫傅崇碧把造反派弄走,造反派不听他的。总理又找谢富治,生气说:‘我不管了,如果他们出了问题,你们去向主席交待!’谢富治也急了,赶去做工作,把造反派弄走”
    “嗯。”毛泽东松口气,脸色依然阴沉,紧张思索着什么。
    “北京出现许多反徐向前的大标语。”
    “哪些人?”毛泽东阴沉的面孔又添一层严厉。
    “三军造反派。”杨成武尽量用平淡客观的语气汇报,“说是揪陈再道、钟汉华的黑后台。叶群、江青、关锋、戚本禹许多人都坐车去京西宾馆转了几圈。”
    “还有哪些人去”毛泽东的两眼变暗,眉毛渐渐锁紧,嗓子似乎受到了烧灼,声音变得有些沙哑。
    “叶群让各总部、军兵种负责人都去陪同,有几十辆小车。”
    毛泽东阴暗下来的两眼突然闪烁一下,马上又变黑,把手一挥,作了个烦躁的手势:“还有什么情况?找代表性的。”
    “南京造反派也冲了军区,许世友坐车冲出大院不知到哪儿去了……”杨成武闭住了嘴,因为毛泽东的脸色变得有些吓人。他把眼睛闭住了,好像内心的怒火就要喷发,刹那间,他有力地约束了自己,沉默有几分钟,像是风暴过去,汹涌的波涛受了阳光和蔼的照拂渐渐平息。他抬起有点苍白的脸,掀开眼帘,朝杨成武轻轻挥挥手,低声说:“你先去吧,有事我叫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