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讲文件”,引起林彪异常关注:
六月十五日、十六日,北京和济南军区的“尖子”分队及民兵,分别在北京西山、阳坊和十三陵向中央领导人及全国各省市领导作了汇报表演。毛、刘、周、朱、陈、邓,所有在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表演,给予很高评价和赞扬……
林彪面无表情,淡漠的目光凝注面前某一点,这是他竭尽思考的特有表情。
这次表演,贺龙向他报告过,他未予理睬,也没参加。始料不及的是搞成这么大气候!
秘书在继续讲:“六月十八日到二十日,《解放军报》连续三天发表消息和社论,称赞这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部队的军事训练,是解放军建军史上的光辉篇章: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彩色记录片……”
“毛主席讲了哪些话,你再讲一遍。”林彪少有的要听两遍。
“毛主席先看到‘比武’的一份简报,在上边批了‘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贺龙和罗瑞卿从济南北京抽了尖子分队表演。毛泽东看完表演,说:‘不错嘛!’又说要注意多搞夜战,搞近战。”
“嗯。”林彪哼出了一声,“对谁讲的?”
“对贺龙。又讲:‘军队无非要学会两个东西,一个是会打,一个会走’,又说:‘练武还要练文,注意学习文化’。”
“讲清对谁说的!”林彪冒出无名之火,像是要出汗。秘书紧张了,忙说:“这些话都是对贺龙讲的。在十三陵还对各省市自治区领导人说:‘你们不能光议政,不议军’”
片刻,林彪望住秘书:“还有”
秘书翻翻文件,补充:“在观看表演过程中,对周围人说:‘要多练习,要注意普及。’”
林彪沉思片刻,又问:“这些文件给叶群看过”
“看过。”
“你叫她再看看,然后到我这里来。”
林彪屡屡犯病,越来越离不开叶群如果说打天下他是靠自己的脑袋,那么“守四方”,他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借重叶群的脑袋。
一个小时后,叶群对林彪说:“贺龙几次提练为战,不是练为看,反对拼凑‘尖子’和弄虚作假。我看问题就藏在这里。”
林彪缓缓点头,出神一样静过片刻,说一句短话:“结论要在调查研究之后。”
当贺龙组织全军普及“尖子”经验的时候,叶群和总政一位领导率了工作组,下到广州军区三七九团,开始了“调查研究”。一个月后,四份调查报告放在了林彪案头。
《对三七九团一连三个“尖子”班情况调查》,查出十条罪名:移苗并丘,拼凑“尖子”;重军事技术,轻政治思想;追求锦标,弄虚作假;歪风邪气,庸俗下流;管理简单粗暴,影响内外团结……
《关于军事训练问题》的报告,列出十二条罪:军事压倒一切,挤掉了政治教育;练为看,花架子;四个第一受冲击,败坏了部队作风;木头兵,木头官,整天忙于扣眼、扣米、扣一二三、扣一条线……
扣眼是指射击、扣米是指投弹、扣一二三是指单双杠,扣一条线是指队列。叶群的思维像林彪,语言也像。这种语言风格曾一度影响全国,连那时的军队文艺作品都是这种风格,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林彪有了调查研究,便有了结论。
他对叶群说:“看来罗瑞卿这个人不好。总参交他搞,他搞到贺龙那里去”
他对总政那位领导人讲:“去年军事训练过多,训练中出现一些不适当的做法,影响了四个第一。你给张宗逊传话,让他作自我批评。”
张宗逊上将是主管军事训练的副总长,敲他可以震罗瑞卿,震罗瑞卿就是动贺龙。玩“战术”林彪是大家,否则不会被称为“韩信”。
他让他的办公室给总参打电话:“告诉他们一句话:大比武冲击了政治,方向出了偏差。”
这一句话,《解放军报》一九六五年的元旦社论就变了调,对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和普及“尖子”的经验只字未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