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103)

2025-10-10 评论

    “在邺城杀掉曹丕的话,对汉室可是好处良多。”司马懿不甘心地游说道,甚至忘了摆出身段。他当初定计之时,就对刘平说可以顺手杀掉曹丕。曹丕如今是曹公的嫡子,嫁祸给袁绍,后续可选择的手段便会很多,腾挪空间会很大。可刘平却一直不同意,这让司马懿有些起急。
    “迂腐兄,你是肩负着汉室复兴之任,可不要又来什么妇人之仁。”司马懿愤愤道。
    刘平闭上眼睛,此时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曹丕在黄河里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作为政敌之子,刘平承认曹丕之死颇有价值;可这孩子是因为相信自己而来到官渡战场的,又在关键时刻救过自己的命。对刘平来说,这么做不是打击敌人,而是出卖同伴。这样的选择,不是他的道。
    “曹丕对我们,还有价值。”
    刘平缓缓开口道,把甄宓的事情说出来。司马懿听完以后,先是一脸怒气,可转瞬间突然敛起怒容,手指灵巧地弹了弹,恢复到云淡风轻的笑意:“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曹丕能把甄宓控制住的话,对我们的计划,将有极大的助益。”
    这次反而轮到刘平起疑了。他这位兄弟勃然大怒时,意味着暴风骤雨;而当他没来由地露出笑容时,却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灾难。
    “来吧,咱们来说说细节。”司马懿压根不给刘平质疑的机会,拽着他盘腿坐下,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刘平不好意思打断他,只得耐心地倾听着,那个疑问一直没机会说出口。
    司马懿面色如常地说着,心中却在勾勒着另外一幅图景。他和刘平有一点是相似的:绝不会害自己兄弟。只不过究竟什么算是害,什么算是帮,两个人的理解略有不同罢了。
    这一天,袁府上下人声鼎沸,都在忙着为刘夫人庆贺大寿。刘夫人本来表示前线正在打仗,不必大操大办。但那个叫貂蝉的舞姬,脑子里有各种奇妙的主意。她在邺城外转了一圈,请了大约两百余名民间艺人,在袁府内外支起了二十多个小场子。
    这些艺人有跳折腰的,有弄鼓的,还有些杂耍与驯兽,甚至还有个西域人会表演吞火,各展其能,精彩纷呈。所有的场子,要演足三天。在这三天内,邺城的居民只要说句祝寿的吉祥话,都可以聚到袁府外面来看外围演出——当然,真正精彩的小场都设在袁府内,只有祝寿的宾客才允许进去观赏。
    这些艺人在城外都是饥民,能给口饭吃就心满意足了,而邺城居民很少看到这种允许全民参与的庆典,祝一句寿又不破费什么,都纷纷涌过去看热闹;袁家主母的生日,各级官吏谁也不敢不来。于是这次寿宴办得热热闹闹,风光无比,花费又不多,让刘氏大为高兴,直夸貂蝉真是能人。
    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审配手持酒杯,面无表情地踱着步子。周围的各色奇景根本激不起他的兴趣,也没有人敢来打扰这位邺城最高的统治者。说实话,这样的场景,只会让他感到心烦,庄严的邺城这两天快变成市墟了,什么贱民都敢放肆地四处游走。若不是碍着刘氏的面子,审配早就下令禁绝了。
    “那个叫刘和的是个狂生,他这个侍妾倒真有些手段。”审配的侄子审荣小心地陪在叔叔身旁,兴奋地四处观望。
    审配冷笑一声:“哼,什么狂生,献妾求宠罢了,这等人也只有辛佐治看得上。对了,荣儿,我听说你还派人去对付他的书童,结果冲撞了甄夫人的车驾?”
    审荣脸色变了变,只得承认。审配没怎么生气,只是淡淡提醒道:“以后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不要给人留下把柄。这次若不是仲达出手够快,我得费上一番手脚。”
    “叔叔教训得是。”审荣乖巧地答道,顺手擦擦冷汗。
    “你暂时也别在邺城待了。眼下官渡那边两军对峙,等到下批辎重过去,你也一起去,在战场上有些资历,将来也好在主公面前留个名。”
    “袁公兵力占优势,为何不一口气打过去呢?”审荣问。
    审配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现在跟曹阿瞒决战,纵然赢了,损伤也会不小,还给了四边野心勃勃之辈乘时而动的机会。多拖上几个月,等到曹军粮尽自溃,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取下许都,大军留着元气,南边和西边可都用得着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