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散文集(129)

2025-10-10 评论

    图画课在当时一般的小学校里是不容易开的,因为教师实在难找。植材小学总算找到了一个,是镇上一位专门替人画尊容的画师。那时,乌镇还见不到照像,人死后,就请画尊容的画师来画一张尊容像,留作纪念。这位画师有六十多岁了,他教我们临摹芥子园画片,说:“临完了一部芥子园画片,不论是梅兰竹菊,山水,翎鸟,都有了门径。"但是他从不自己动手,只批改我们的画稿,他认为不对的地方,就赏一红杠,大书"再临一次"。
    对于音乐,我是喜欢的。音乐用的是沈心工编的课本,其中有一首《黄河》共四节,现在还记得第一节是"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多少圣贤,生此河干。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安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马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这首歌曲调悲壮,我很喜欢,但不甚懂歌词的意义,教音乐的徐先生,只教唱,不解释歌词。我问母亲。母亲为我详细解释,并及白草的典故,但乌梁海、乌拉山,母亲也不懂,只说这大概是外国的地名。
    进植材的第二年上半年有所谓童生会考。前清末年废科举办学校时,普遍流传,中学毕业算是秀才,高等学校毕业算是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算是进士,还钦赐翰林。所以高等小学学生自然是童生了。我记不起植材同什么高等小学会考,只记得植材这次会考是由卢鉴泉表叔主持,出的题目是《试论富国强兵之道》。我把父亲与母亲议论国家大事那些话凑成四百多字,而终之以父亲生前曾反复解释的"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卢表叔对这句加了密圈,并作批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卢表叔特地把这卷了给我的祖父看,又对祖母赞扬我。祖母把卷了给我母亲看后,仍把卷子还给卢表叔。
    母亲笑着对我说:“你这评论文是拾人牙慧的。卢表叔自然不知道,给你个好批语,还特地给祖父看。祖母和二姑妈常常说你该到我家的纸店做学徒了,我料想卢表叔也知道。他不便反对,所以用这方法。"又说:“去年祖母不许你四叔再去县立小学,卢表叔特地来对祖父说:‘这是袍料改成马褂了!"原来我母亲为了让我继续念书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卢表叔把我童生会考的成绩到处宣扬,也是为了帮助我母亲减轻一点压力,使母亲能按照我父亲的遗嘱去做。
    我在植材是寄宿的。寄宿生和教师同桌吃饭,肴馔比较好。母亲不惜每月交四元的膳宿费,就是为了使我的营养好一点。因为祖母当家,实际是二姑妈作主,每月初一、十六、初八、二十三,才吃肉,而且祖母和三个叔父两个姑妈,加上母亲、弟弟和我,即使大碗大块肉,每人所得不多,何况只是小碗,薄薄的几片呢?二姑妈背后说母亲每月花四元是浪费,但钱是母亲的,二姑妈也无可奈何。
    这年冬天我患过一次梦游病(家乡土语"活走尸")。事情经过如下:我的本家叔叔娶亲,我去吃喜酒,随同大家闹新房,直到夜间十二点回家,第二天早上匆匆到植材上课。中饭后我在会计的房内藤椅上躺下,忽又起来低头出校而去,校中以为我有事,因而不问。但我自己,这一切都不知道,只是忽然到了我家门前,这才奇怪为什么又在家门前了。家里人知道是"活走尸",讲了许多离奇古怪的老古话,例如"活走尸"倘在路上被人一碰就会倒地不起,就此死去;又如"活走尸"倘遇河道,也不知是河而跳下去,就此淹死等等。母亲却以为梦游是睡眠不足之故,从此不许我熬夜,睡觉时间限在晚上九点。

    一九○九年夏季,我从植材学校毕业了,时年十三周岁。母亲准备让我进中学。那时中学只有府里有,也就是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地才有。杭州除了中学还有一所初级师范,有人劝我母亲让我考这个师范。师范学校当时有优越条件:不收食宿学费,一年还发两套制服,但毕业后必得当教员。母亲认为父亲遗嘱是要我和弟弟搞实业,当教员与此不符,因此没有让我去。杭州我母亲还嫌远,嘉兴最近,但最后决定让我去考湖州中学(其实湖州与杭州的远近一样),因为本镇有一个亲戚姓费的已在湖中读书,可以有照顾。这是我第一次离开乌镇,又是到百里之远的湖州,所以母亲特别不放心。我和姓费的同乘小火轮,费是我的长辈,该称他表叔。到了湖州中学,原想插三年级,但因算术题目完全答错了,只能插二年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