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散文集(186)

2025-10-10 评论

    山区的资源是异常丰富的。现在已知的地质材料岂不完全,然而,可以断言,黄金和乌金(煤)几乎到处都有。延边五个县都产煤,而且质量很好。油母页岩也几乎到处都有,含油量13.5%,取一小片用火柴引火,就会像蜡烛一样点燃起来。新办的炼油厂,今年生产五万吨,明年十万吨。此外,钼、锑、铅、锌、云母、水晶,都有发现,可还没探明白蕴藏有多少,新探得的一个大铜矿,据已知的蕴藏量,在国内是名列前茅,而且质量很好。
    这样丰富的资源,从前是货弃于地。延边的工业是在解放以后开始建立的。车子驶近延吉市,你就看见延吉江的南面,吐着浓烟的许多高烟囱。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水泥、肥料、造纸、针织、农具制造、橡胶、炼油等等工厂,今后都将以飞跃的发展来加速延边的工业化,计划在明年,地方工业品产值可以超过农业。大跃进后,七个国营和地方国营厂矿已经创造三百零八件新纪录,其中三件是突破国际水平的。这标志了技术革命的浪潮在延边已经开始高涨了。
    一九五六年秋季,延边已经普及了初等教育。全区20%的青壮年已经脱离文盲状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初中毕业生共三万二千二百二十三名,高中毕业生气千一百十七名,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一千零十五名。延边大学在这五年内的毕业生是一千零九十九名。把这几项的数目字和全区的人口(八十万多)总数一比较,就显出延边的文化水平是很高的。农村中的初中毕业生人数之多,是延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东盛乡(离延吉市三十里,翻过帽儿山就到了),有一个著名的黎明(金时龙)高级农业合作社,就是这个社在今年五一宣布了民办农业大学的正式成立。这个业余的农业大学是全国同类的民办大学的第一所。现有学生五十一人(其中女生九人),都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经过三年至八年的劳动锻炼或基层工作锻炼的青年农民和乡干部。这第一批入学的学生都经过考试(政治、物理、化学、达尔文主义基础知识),他们现在所学的功课都是根据当地当时和未来发展的生产需要而订立的,共十一门。学生们每星期有两个半天上课,每天晚间两个小时的复习和讨论,因此,完全实现了学习和劳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东盛乡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就普及了小学教育,今年又普及了中等教育;全乡三千多青年中只有四名半文盲,60%的青年农民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跃进中,全乡涌起了民办教育的干劲,新建的初中、高中七所,业余高小三十六所,业余初中十五所,业余高中十二所。把这些数目字和全乡人口(三千三百多户,人口的数字我忘记了,假定五口一户就是一万六千五百多口),一比较,就可以想见教育普及的情况。业余的农业大学现在只有五十一名学生,可是报名投考第二批的,已经有三、四百人。
    金时龙合作社是东盛乡八个合作社中最大的一个,它拥有全乡耕地的三分之一,人口的一半多,因此,现在已经出现了必须再合并(把其余的七个小社和金社合并)然后在人力和资金等调配方面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形势。据说这件事不久就可实现。那时候,这个最早成立、命名为"黎明"的高级合作社(金时龙是劳模,全国人大代表,黎明社的创办人,现社长),大概在全国又将考上第一;你想,土地九千多垧,人口一万五、六千,有那样多的学校,几乎没有文盲,青年的60%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这不突出么?还不是全国第一么?
    我因为时间不够,只在黎明社走马看花而已,可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你看,铁工厂正为新式农具、为技术革命而跃进,砖瓦厂正为改建社员的住宅而准备材料,卫生所、妇幼保健站多么整洁而且设备完全,供销合作社的书刊部分有四百多种的书籍。此外,还有群众图书室八个,田间读报组七十四个,社员订阅日报四、五种,三百多份,光是《红旗》,就订阅七十份(第三季度订阅《红旗》的,朝文版增至六十一份,汉文版增至二十七份),订阅其他刊物共五百多份。社员对我说:解放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他们连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都被剥夺,现在他们自己办学校,办业余大学,这真是天壤之别。这都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活生生的成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