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家族(314)

2025-10-10 评论

    一罐水灌进去,二奶奶安静了。她的肚子平平坦坦的,胸口里鼓鼓涌涌的,好象在喘气。
    众人都欣慰地喘了一口气。
    罗汉大爷说:“行了,老啦!”
    父亲又一次感觉到瓦楞上有噗嗒噗嗒的脚步声,好象那只黑猫在散步。
    二奶奶僵死的脸上又绽开迷人的笑容。她的脖子像打鸣的母鸡一样死劲抻着,皮肤都抻得透亮,随着几声尖叫,一股混浊的水从她的嘴里喷出来。水柱直上直下,到二尺多高时,突然散开,水点像菊花的瓣儿一样,跌落在她的崭新的送老衣裳上。
    二奶奶的喷水游戏吓得那四个伙计拿腿就跑;二奶奶高声喊叫:“跑,跑,跑,到底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二奶奶这样一喊,那四个伙计丢魄落魂,只恨少生了两条腿。
    罗汉大爷求援地望着爷爷,爷爷正求援地望着罗汉大爷。四道目光相撞,汇成两声无可奈何的惊惧叹息。
    二奶奶骂得更热闹了,不但骂,连胳膊和腿都开始抖索起来。她骂道:“日本狗,中国狗,三十年后遍地走,余占鳌,你跑不了,蛤蟆吃斑蟊,你的难受还在后边呢!”
    二奶奶的身体像弓一样弯起来,看看就要坐起来的样子。
    罗汉大爷喊:“不好,要起尸!快找钢火镰来。”
    奶奶把钢火镰扔进来。
    爷爷壮着胆,把二奶奶按倒。罗汉大爷把那片钢火镰压在她的心窝里。但那里压得住?
    罗汉大爷抽身要走,爷爷说:“大叔,你不能走啊!”
    罗汉大爷喊:“女掌柜的,快去找个钢铲来!”
    二奶奶的胸口被压上了一个犁地用的钢铲,她的身体才安静下来。
    爷爷和罗汉大爷都从屋里退出来,父亲跟随着。
    二奶奶独自一人,在屋子里折腾着。奶奶、爷爷、罗汉大爷、父亲都退到院子里。
    二奶奶在屋里喊叫:“余占鳌,我要吃黄腿小公鸡!”
    爷爷说:“用枪打吧!”
    罗汉大爷说:“不行,不行,她人早就死啦!”
    奶奶说:“大叔,快想个法子呀!”
    罗汉大爷说:“占鳌,去柏兰集搬山人吧!”
    凌晨时分,二奶奶的叫骂声把窗纸都快震破了。她骂着:“罗汉罗汉,我与你不共戴天之仇!”
    罗汉大爷伴着那个山人走进院子,二奶奶的叫骂声变成了一声声长长的叹息。
    山人有七十岁左右年纪,穿一件黑色的道袍,袍子的前心后背上都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他背上背着一柄桃木剑,手里提着一个包袱。
    爷爷迎着他,认出他就是几年前为二奶奶镇压过黄鼠狼精的李山人,只不过比前几年更显干瘦。
    山人用桃木剑捅破窗纸,往屋里望瞭望,脸色灰白地退回来,对爷爷拱拱手,说:“掌柜的,这个邪,小山人法力浅薄,只怕镇压不住。”
    爷爷焦急万分,说:“山人,您不能走,无论如何您也要驱除了它,我一定重重地谢你。”
    山人眨动着妖气横生的眼睛,说:“好吧,山人喝口大胆汤,豁出个破头撞金钟!”
    直至今天,我们村里还广泛流传着李山人为我二奶奶驱邪的事。
    传说中的李山人披头散发,在我家院子里踏罡步斗,口中念念有词,仗剑作法,二奶奶在炕上翻来滚去,叫哭连天。
    最后,山人让奶奶找来一个木盆,盆里盛着半盆清水。山人从包袱里拿出几包药,倒在盆里,然后用桃木剑快速搅动,一边搅一边念咒语,盆里的水渐渐发红,最后变得像血一样红。由人油汗淫淫,在地上狂跳几下,仰天摔倒,口吐白沫,昏了过去。
    山人醒过来时,二奶奶咽了最后一口气,尸体的腐臭气和变质的血腥气从窗户里汹涌地扑出来。,

    盛殓二奶奶时,所有的人嘴上都捂着用高粱酒浸湿了的羊肚子手巾。
    我逃离了家乡十年,带着机智的上流社会传染给我的虚情假意,带着被肮脏的都市生活臭水浸泡得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扑鼻恶臭的肉体,又一次站在二奶奶的坟头前,我是参拜了众多坟头之后才来参拜二奶奶的坟头的。二奶奶短促的绚丽多彩的一生,在我的故乡的“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的历史上,涂抹了醒目的一笔。她以她诡奇超拔的死亡过程,唤起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心灵深处某种昏睡着的神秘感情,这种神秘感情只有处在故乡老人追忆过去的、像甜蜜粘稠的暗红色甜菜糖浆一样的思想的缓慢河流里才能萌发,生长,壮大,成为一种把握未知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每次回到故乡,都能从故乡人古老的醉眼里,受到这种神秘力量的启示。在这种时候,我往往不愿意比较和对照,但逻辑思维的强大惯性,又把我强行拉入比较和对照的涡漩之中。在思维的涡漩里,我惶恐地发现,我在远离故乡的十年里所熟悉的那些美丽的眼睛,多半都安装在玲珑精致的家兔头颅上,无穷的欲望使这些眼睛像山楂果一样鲜红欲滴、并带着点点的黑斑。我甚至认为,通过比较和对照,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了两种不同的人种。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进化着、各自奔向自己的价值系统里确定的完美境界。我害怕自己的眼睛里也生出那种聪明伶俐之气,我害怕自己的嘴巴也重复着别人从别人的书本上抄过来的语言,我害怕自己成为一本畅销的《读者文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