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字剑法的起手式,意指耶路撒冷,剑势悲凉雄壮,大有不夺圣都誓不还的决心。“十字剑法”始于十字军东征时期,本是十字军与土耳其人、阿拉伯人近身搏杀衍生出来的技巧,历经数次东征无数骑士实战锤炼,最后由圣殿骑士团的开山祖师休·德斯·佩尼斯和戈弗雷集其大成,去繁就简,演成这套剑法。
圣殿骑士已在百余年前被法皇腓力四世剿灭,但这套十字剑法却流传至今,历来被视为骑士必修之课,整个欧洲学过的人不下十几万,但很少有人如杜兰德使的这般气完神足。黑影只觉得滔天气势汹涌拍来,比刚才强上数倍有余,又想故伎重演,以鬼魅身法退避。岂料十字剑法以谨严精练著称,一招抢得先机,后招源源不断,竟不留下任何空隙。
德意志一位大剑豪约翰尼斯·理查特纳尔曾言:“对战如习舞,以节奏为关窍,顺者恒胜,乱者恒败。”黑影刚才无论敌人如何抢攻,只依着自己的身法闪避;如今被杜兰德一招打断了节奏,呼吸立时不畅,胸口不由一窒,四肢气息运转艰涩,登时乱了手脚。
布朗诺德哪肯放过这个良机,小锤滴溜溜转到黑影后脑,抓住他稍现即逝的身法破绽一砸,“砰”地一声,黑影应声倒地。杜兰德疾步向前,剑芒点点,霎时点中黑影胸口。只要少进寸许,便可刺穿心脏。
“拿火来!”
杜兰德大喝道,布朗诺德急忙从旁边取来火炬,都急欲看看这黑影到底是何方神圣。火光凑近,两人不禁面面相觑,原来这黑影不过是个半大孩子,看年纪也就十二三岁。这孩子满面泥污,长的极瘦,一头乱蓬蓬的长发,不辨男女,一双大眼满是惶恐。
饶是杜兰德见多识广,一下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布朗诺德把腰间绳子解下来,道:“主人,先把他捆住吧,免得又逃了。”杜兰德“嗯”了一声,撤开长剑,布朗诺德把那孩子翻过身去,用绳子捆住手脚,还从腋下绕肩多穿了两道,以策万全,这才放开。
孩子被绑缚时并不反抗,双眼泪水盈盈,紧咬嘴唇,想是刚才布朗诺德那一记后锤着实疼痛。杜兰德心中有些不忍,半蹲下身子,轻声拿意大利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嗫嚅着嘴唇,对问话全无反应,干枯的身材瑟瑟发抖,实在难以想象他便是刚才那拥有神鬼莫测身法的黑影。杜兰德仔细端详,这孩子近乎赤身裸体,手脚上都磨有厚茧,只在双腿间有一圈磨秃褪色的污布,散发着一阵恶臭,一看便知是穿在身上生生磨烂的,恐怕从不曾脱过。
他身上唯一的饰物,是一个挂在脖子上的翠绿短哨。杜兰德轻轻拿过哨子,这哨子是翠竹质地,新绿拙瘦,其上镂刻着一朵鸢尾花,做工颇为精细。他把哨子含到嘴边,吹了几吹,始终不得其法,只发出噗噗漏气的干瘪声。
孩子忽然张嘴啊、啊叫了两声。杜兰德眉头微皱,心想这孩子莫非是个哑巴,又见他眼神热切,紧盯着哨子不放,心中一动,把哨子塞入孩子嘴里。孩子含到哨子,如蒙大赦,浑然忘了自己被捆缚,奋力吹去。哨子声音忽高忽低,婉转回翔,变化万千。两人这才知道,刚才那三番奇诡笑声,俱是从这哨子中来的。
布朗诺德在一旁坐下,渭叹道:“俺少年时也曾在山野作过哨子,但从没听过能有如此之多的音色。”杜兰德把长剑收回鞘中,注意到那孩子眼波流动,似乎随着哨子之声有所呼应,心中大疑:“莫非他要借哨子之音与我说话?”
哨声仿佛窥中他心中所思,转为欢畅。杜兰德颌首微笑,一股怜爱油然袭上心头,不由得伸手去摸孩子油腻腻的头发。哨音忽又转了腔调,细切短促,如幼犬在窝中撒娇,嗷嗷待哺。说来也怪,杜兰德觉得自己与这孩子极为投缘,一听即明白其中的心意。他让布朗诺德从行囊里取出一块无酵饼和一勺蜂蜜,拿饼蘸着蜂蜜喂给孩子。
野孩子显然饥饿难耐,饼一入口就急不可待地往下咽,啪唧啪唧咂着嘴,有几次差点噎到。杜兰德亲手捧着盛满清水的皮囊,不时给他灌上一口。还不到一根蜡烛的时间,他已经风卷残云般吃下了三块无酵饼,这才满意地从喉咙里滚出一个饱嗝,从哨子吹出一阵慵懒满足的曲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