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皋当众烧了一块玳瑁壳,并把它交到齐的手里。齐端起玳瑁壳围绕着广场走了一圈,确保让每一名士兵都看的清玳瑁壳裂隙,同时确保他们看不懂。
随即丁皋宣读了神的旨意。他使用了一种非常聱牙拗口的上古语言,这是一种忠实反映量子力学测不准原则的语言:只要你能听清发音,你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寓意;只要你觉得应该可以理解其中寓意,你就肯定听不清发音。
巫师的工作只是传达神的意思,至于解读,则是公共关系专家的领域。
接下来则是伊口关的登场,他穿着一件素色的长袍,头戴着从殷商故地带来的三梁官帽,肩膀上还蹲着一只鹦鹉。他对观众们露出了技术官僚特有的笑容,然后高举双手宣称:这一次的日食显然是神的一次警告,神说这里将会有一次大灾变。哈马祖尔女王已经吞食掉了太阳,接下来她会吃掉月亮和所有的星星。等到最后一颗星星被吃掉,天幕就会像是被拧掉了所有的螺丝钉一样轰隆一声掉下来,把所有人砸成二维平面。
殷商士兵们一片哗然,他们狐疑地看了看伊口关,再看了看依旧黯淡的太阳。在此期间,又有几个人眼睛被紫外线刺瞎,公共关系专家们立刻鼓动所有的鹦鹉开始鸣叫,一些学野兽,一些学人声和车轮滚动,还有一些学天使,反正没人知道天使该怎么叫。
营地的空气为之一振,这一番折腾彻底唬住了殷商士兵们的心灵。伊口关不失时机地提出:只有迁移才是最安全的选择,因为天空是一片一片缝在一起的,这一片天塌下来,还有另外好多片天。他在演说里表现出的煽动力和科学的世界观让全场的人都为之慑服。
攸侯喜指挥官最后出现,他挽着齐的手,披挂整齐,高高地站在车辕上,宛如一尊战神。在他的身后,行宫已经被焚毁,熊熊的火苗表现出了他坚定的决心。他握着青铜剑,对着自己的一万名部下发表了言简意赅的讲话,还煞有其事地展示了一张熊猫皮,说这是上一次天空坍塌时被砸死的中美洲生物。
因此,我们要迁移,离开这里!生命在于运动!
攸侯喜指挥官做结论的时候,日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月亮灰溜溜地离开了太阳的视线,让太阳系的统治者再度君临这片只能算是顶夸克级的渺小大地。
太阳的复归最终说服了所有的人,遥远而宏大的天体运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宇宙之间神秘的规律。即使是最胆小最懒惰的殷商士兵,也纷纷自觉地回去打点行装,准备上路。这片天空早晚都要塌下来,还是避之则吉吧,跟着攸侯喜指挥官走,至少在出事的时候还能把责任推给上峰。
于是,在共和历前205年11月12日晚上,沉寂已久的殷商军团再度启动,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朝着南方走去。
这次行军持续了大约一个月,然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深藏在山谷中的玛雅城邦纽文城。于是玛雅文明的命运之轮在被抹了一次名为日食的润滑油以后,又开始吱吱纽纽地转动起来。
知此知彼,百战不Die。
《孙子兵法》英文版
殷商军团发现纽文城的过程是这样的:
攸侯喜指挥官在行军途中作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已经不可考,不过这并不重要,反正大多数诗歌的真实意义也是不可考的当时他们正在一个低洼的盆地里徐徐前进。恰好赶上一阵大雨,数以吨计的雨水从天而降,让整条道路泥泞不堪。整个军团被迫停止了前进,所有人都蜷缩在丛林里避雨或者洗澡。
百无聊赖的攸侯喜指挥官无意中捉到一只肥大的菜青虫,于是饶有兴趣地把它搁在一张宽大的山毛榉树叶上,并用指头调整菜青虫啃食树叶的方向。树叶慢慢被虫子啃出数排形状不一的虫洞,这些虫洞构成了一首广义上的诗。
菜青虫的动作很慢,但是攸侯喜指挥官有的是时间。当大雨终于停止的时候,这首诗终于写完了。于是攸侯喜指挥官从水里艰难地拔出腿来,把那张树叶递给坐在树上的齐看。
齐只看了一眼,就轻蔑地把树叶扔在一边,说:我承认它的形式很别致,可诗歌更重要的是内涵。
可昨天你还说诗歌的形式美才是最重要的。攸侯喜指挥官有些恼火地反驳道。
太拘泥于这些定义,是你做不成诗人的根本原因,我的指挥官。齐一旦谈到诗歌,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批评家一样尖刻、残酷,而且难以捉摸。
受到侮辱的攸侯喜指挥官把树叶撕得粉碎,然后把那只无辜的菜青虫扔到地上,用青铜剑碾成了浊绿色的酱汁。这时候,传令兵跑过来说大雨已经停了,军团可以继续启程。攸侯喜指挥官嚷道:走开,不要打扰我!他继续聚精会神地在树上寻找另外一只菜青虫,发誓要再写一首诗来挽回自己的面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