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爬山不比白天,山壁险峻,我有好几次差点没拽住树藤跌到山下去。不过这样倒好,把我一下吓精神了,一点都不犯困。好不容易到了山顶,贝不住走到崖边,一指下面,颤声道:“你看!”我探出脑袋朝远处俯瞰,一颗心脏几乎撞破胸膛而出。
白天我也曾经俯瞰过这附近的地势。那时候阳光强烈,又加上茂密的树叶遮蔽,我看到的只是群山拱卫,气象峥嵘。可如今到了夜里,稀薄的月光照射下来,反而让我看到白天所见不到的骇异景象。
在晦暗不明的山雾中,山体夹缝之间的谷壑与林地里闪烁着无数诡秘的骨质磷光。凭借这些磷光,我看到在山石林下掩藏着无数白花花的骸骨。这些骸骨的数量极其惊人,簇拥成群,汇成一条骨流。这一番景象似是无数死者从地下爬出,悄无声息地包围了我们身处的大山。
而在骨流之上、群山之间,数条扭结的绿舌从地面拔地而起,在半空翘曲盘转,彼此交错成一个玄妙而巨大的绳结。绿舌上趴着许多黑褐色的铁兽骨架,远远望去好似攀在树叶上的兵蚁。这些体形庞大的家伙在绿舌上排成数条密密麻麻长龙,瞪着一对空洞的圆眼,四肢蜷缩成圆形,仿佛临死前在向谁跪拜。
这宛如洪荒初开时的壮丽景象,让我艰于呼吸,几乎被繁华极尽后那强烈的沧桑感所吞噬。
“这,这到底是什么?”我结结巴巴地问道。
贝不住道:“据我判断,那绿舌上的铁兽应该是古车。”他说到这里,眯着双眼喃喃道:“千乘古车,万具骨士,非帝王不能有此手笔啊。这么多古车与骸骨齐聚于此,只能说明一件事。”
“什么?”
“你看到我们脚下这山了么?”贝爷忽然道。
“看到了,椭圆形的。”
“左右是不是还有两座形似的?”
我朝左右看去,确实如他所说,在这座椭圆山两侧,还矗立着两座形状一样、高低类同的山峰。白天云雾缭绕,把山体遮挡了大半,没看出来,现如今倒看得清清楚楚贝不住摸着脖子上的U盘,感慨道:“三峰联立,长舌错结,千乘止步,万身鏖集。这四种《后海景山经》里记载的异像齐出,说明咱们如今已经是被困在了古北京天坑里至为凶险的妖地——西直酆堵。”
“酆都”这个词我略知一二,好像是上古神话里的鬼都,里面充斥着鬼魅。贝不住说这是妖地,立刻让我心中打了一个寒颤,忍不住瞥了山脚下那成群结队的白骨,想象着它们会不会突然复活,将我们吃掉。
贝不住纠正我道:“不是酆都,是酆堵。堵这个字,五行属土,从墙从垣。酆堵,说白了就是以大量阴鬼为城基,构成一个高墙厚垒的绝大阵势来。”
我听的似懂非懂,但阵势二字还是听明白了:“就是说,这里是个大阵?”
贝不住把藏宝图摊开,长叹一声:“你看看这北京地图,可看出什么玄机?”我俯身看了一圈,表示没看出什么奇怪之处。贝不住伸出一根指头,沿着二环划了一圈:“之前我跟你说过了吧?北京乃是九门八臂五环哪吒城,九门代表的是哪吒的脑袋与八臂。古人讲究对称之美,这八门本该是东西各四,直线相连围出一个矩形,可到了西直门这里,却大大不同。”
听了他的提示,我再去看,果然看出点门道来。二环其他几门都是直线相接,可从德胜门到西直门这一段,却是一条斜线,看上去就好似二环矩形在西北缺损一角。
“这又如何?”
贝不住拿出U盘里晃了一下:“我家先祖对此也是迷惑不解,后来总算给他想通了。古人风水,讲究气象流动,不可禁绝封闭。所以修建这北京城的时候,故意在西直门这里留出一个缺口,城中风水便可从这里往复循环——可不知哪位帝王,偏偏在五环西北角修起了那一座阴园。阴园的阴气低沉善下,天然喜欢朝向幽冥九泉流动。这园林一起,立刻把西北角的地势给压低了。结果原本阴阳平衡的哪吒城,变成了朝着西北倾倒的格局,二环内的风水像倒水一样咕嘟咕嘟往外冒,却再也进不来了。长此以往,入不敷出的天地灵气枯竭,福地也会变成凶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