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专家扶了扶眼镜,说:“这款手机造型古朴,线条流畅,是一款名机。而且它品相好,你们看,屏幕没怎么氧化。咱们知道,古代手机呢,都用的是液晶屏。这是一种原始的显示技术,时间一长,就容易变黄变暗。咱们再看它的后盖电池槽,接合部很严密,用指甲抠不开。这很重要,因为手机电路特别怕尘,封装严密,就意味着它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
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您看这款手机是什么时代的呢?”第二位专家埋头观察了许久,随手翻开一本叫《古代手机形制总谱》的古籍,翻了半天,抬头说:“我刚才比较了一下它的整机尺寸、屏幕大小、按钮位置、接口插槽等一些重要特征,跟总谱做了对比。初步可以断定,赵先生这件古董,是国朝四核年间深圳富士康窑出品的高透贴膜iPhone……嗯……4……”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了一个字母,“……S。”
我听着专家这么说,登时乐坏了。我虽然不懂古玩,可毕竟恶补过一阵。“四核”是个古董术语,特指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年,全称叫第四代领导核心,距今也有六百年了。那时候的东西流传到现在,老值钱了。这时候,台上音乐响起来了,背后大屏幕上开始播放这个宝贝的三维特写,还配着醇厚的解说:“iPhone是21世纪初由美国苹果公司出品的一系列手机统称,它代表了美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世界各地均有出土……”
后头的解说我压根没听进去,光在心里头算计,这一件玩意儿,怎么也得值个几百万吧?三个专家传阅了一圈,前面两个都不停点头,可那个大光头却一脸不屑,一直在摇头。三个人嘀咕了一阵,大概达成了什么协议。第一个专家拿过话筒说:“我想起来了,在首都博物院里存着一根iPhone的充电线,咱们把它借过来接上。这件古玩保存的这么好,如果能顺利开机,那可就真是国宝了,说不定里头还存着古代文献,那将是我国考古事业的一大盛事。”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激动了。我脑子嗡的一声,一下子懵住了,这幸福来的也太快了吧?主持人问我可以吗,我忙不迭地拼命点头。要说电视台,办事效率就是高,没几分钟时间,已经联系上了博物院,把充电线给调过来了,还跟来一位博物院里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老技工。他拿过我那件宝贝,略作端详,一手平握机身,一手拿起充电线,双手无比平稳地慢慢并拢。眼看充电线和机器越靠越近,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悬起来了,我嗓子发干,几乎不敢去看。要说人老专家就是艺高人胆大,手指头突然发力,那么轻轻一顶,只听咔嚓一声,充电插头与手机接口完美嵌合到了一起,演播厅里的观众都长长舒一口气。
手机滴的一声,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电池的图标。专家解释说,这正是iPhone充电时的典型迹象。过了五分钟——这五分钟我跟过了五年似的——老专家轻轻按了一下开关,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绿色的机器人,然后冒出来了无数图标,居然还有音乐——能听到开机音乐,说明这手机基本完好,电器古董界对此有个术语,叫做玉鹤鸣春。碰到玉鹤鸣春,那就是大彩头了。
台下观众刚要鼓掌,忽然那大光头站起身来,用力一挥手,大喊一声:“不对,有问题!”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他,这时候我才注意到这人的相貌。他的额头有三道极深的皱纹,这在相面里叫虎头纹,又叫登头梯,有这种特征的人,一般都特别苛刻。
主持人问他有什么问题,他接过iPhone看了几眼,伸出手指操作了一下,把它扔回来,冷冷说了四个字:“这是赝品。”
我一听就火了,顾不得礼仪跳出来问他你凭什么说是赝品?那人冷冷一笑,拿起手机说,刚才屏幕上那绿色机器人你们都看到了?那叫做安卓纹,只有在一种叫做安卓的古代手机操作系统里,才会出现这种纹饰。他研究过几百部古代手机,光操作系统就见过十几种,每一系,都有特定的纹饰,错乱不得,iPhone4S的操作系统是iOS,纹饰是白苹果,不可能看到安卓纹饰的。
另外两位专家一听,赶紧去查总谱,果然在操作系统与纹饰这一部分翻出了记载,和那家伙说的一模一样。全场一片讶然,都议论纷纷。主持人面带笑容,举起一个大锤子,说很抱歉赵先生,您这部手机是赝品。锤子猛然砸落,把手机和我的心脏一起砸了个粉碎。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