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鹄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看来,我父母一点也没有在我脸上加密。”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海塞斯见杜先生如此夸赞他的徒弟,甚是高兴,加上酒劲尚存,不乏招摇地当着杜先生夸耀起陈家鹄来:“破译密码的人我见得多了,但让我佩服的人只有一个,是谁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得陈家鹄更不好意思,谦虚地表示,他不过是海塞斯的学生而已。
海塞斯听了大喜过望,脸说不敢当,然后摸出一枚青天白日的大勋章,递给陈家鹄,说:“这是杜先生刚刚在饭桌上授予我的。我想我不过是代领而已,现物归原主。我再次申明,特一号线的密码能这么快告破,功劳只属于一个人,是你,不是我。你收下,别客气,我相信我的能力,下一次就是我的啦,运气不会只属于你一个人的。”
陈家鹄哪里肯收,两人当着大家的面推来拒去。杜先生看了,呵呵笑着,一边道:“看你们,争什么。每人都一份。”秘术会意。随即从随身携带的提包里摸出一枚勋章,双手呈奉。杜先生接过勋章。走上前对陈家鹄说道:“你这个脑瓜子灵光的很,可能早已经猜到我包里还有一枚吧。对了,这才是你的。”说着亲着给陈家鹄戴上。
众人都兴奋,都鼓掌。
海塞斯显然没想到杜先生会有如此安排,再说酒劲上来了,举止不免有些不得体。他激动地冲上前去,紧握住杜先生的手,连声夸赞他,夸得杜先生啊呦啊呦地叫。因为他一边嘴上说着,一边手上还在使力,手越握越紧,把人家都捏痛了。
哈哈,醉了,醉了。
哈哈,高兴,高兴。
说过,笑过,闹过,杜先生率先找位置坐下。大家知道杜先生有话要说,纷纷拖过椅子,围着他坐下来,洗耳恭听。杜先生环视一下大家,以他惯有的高屋建瓦的首长气度,首先阐明了第一层意思:战争的形势不容乐观,前线战士虽然勇气可嘉,但终归是技不如人——武器太落后了,再加上高层鱼龙混杂,主和的声音一直无耻地叫嚣着,也极大地损伤了军队的士气,影响了战斗力。现在所有政府机构都迁到重庆,等于是向前线将士宣告,武汉失守了,中国半壁江山已落入敌人手中。
说得大家都神色黯然,一片凛肃之气。
接着,杜先生又说了第二层意思:既然重庆做了陪都,这里的防务,这里的安全,这里的秩序,就变得非常重要。但事实上,这里的安全令人担忧,地上有汉奸、特务,天上经常有鬼子的飞机。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近半年来。鬼子先后有十三个批次、总共三十七架飞机越过天堑,出现在重庆上空。当然,多半是来侦察的,真正实施轰炸只有三次。
“第三次,你们都知道,是萨根的‘杰作’,换言之,就是专门针对我黑室的。那么第一次是针对谁的?委员长!那天委员长正好在重庆视察工作,敌人专门来轰炸,就是炸给委员长看的,威胁你,意思就是你别战了。你退到哪里都安全不了的。”
说着,杜先生将话锋一转,开始进入正题:“这说明什么?说明重庆的安全大有问题!委员长秘密来重庆,敌人知道;敌机想来轰炸,我们不知道,空军拦不住,高炮打不下。这怎么行呢?所以,下一步工作的重心要转移,重点不是破译前线军事密码,而是重庆的特务密码。要把鬼子设在重庆的特务网撕破,一网打尽!”
顿了顿,他接着说:“为什么我今天设宴款待你们,要给你们发勋章?因为你们解了我燃眉之急,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我高兴啊。你们了不起,你们掘到了第一桶金,破译了特一号线密码。万事开头难,有了一就会有二,我对你们是充满信心的。”
陆所长趁先生停顿之际,介绍道:“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两条特务线,下一步我们争取尽快把另一条线的密码也破了。”
杜先生摇着头说:“我觉得不只这个数,还要找,都找出来,把它们都破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陆所长和海塞斯都点头响应,有表态,有决心,有信心。可一旁的陈家鹄却没什么表现,情绪似乎不高。杜先生走到他跟前,和蔼地鼓励他要大展才华,再立新功,“下次你破了密码,我一定请你出去喝酒,好吗?”陈家鹄说好,但面色犹疑,欲言又止。杜先生笑眯眯地鼓励他,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说,他竟脱口而出:“我想回家一趟。”“回家?”如此庄严之时他竟然提这种要求,让杜先生好气又好笑,“你家里有事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