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2(29)

2025-10-10 评论

    “我嫂子怎么了?”
    “去了你们就知道了。”
    陈父、陈母、家燕,三人齐上阵,匆匆赶往医院。老孙一直在楼上的某只窗户前守着,当看到他的临时手下(黄毛丫头)领着三人冲进医院大门时,老孙通知医生立刻去告诉惠子流产的不幸消息。
    天哪!
    天崩地裂!
    惠子号啕大哭,医生故意把陪同的萨根看做是她丈夫,充满同情地对他摇摇头说:“对不起(又是对不起),我们已经尽了全力……这是没办法的,孩子的生命太脆弱了……好好安慰安慰她.她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的……”医生配合得很出色,说着说着,红了眼睛。
    因为红了眼睛,只好先回避。于是,病房里只剩萨根和惠子俩。伤心的两人啊。此时陈家三人已经走在楼梯上,一分钟后当医生带他们推开病房时,所有人都看见,惠子钻在萨根宽大的怀抱里在痛哭,在流涕,在呼天喊地,在痛不欲生……就是说,在合理、精心的运作下,经典的机缘巧合降临了。以后,陈家两位老人对惠子的情感发生裂变,这次机缘巧合,这个经典“镜头”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老孙的运气好转了!
    至此,这一仗以完美告终。不过,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需要老孙去落实的事多着呢。不过(又是不过),你要相信老孙,因为他的运气好转了——这次陆所长对老孙的表现十分满意,以后将会越来越满意。

    尽管老孙至今不能找到惠子是间谍的证据,但是要拍、做几张令人浮想联翩的照片简直易如反掌。现在,他桌上放的都是这样的照片:惠子和萨根十分亲呢的合影照,有的两人相对而坐,眉目传情,有的牵手漫步在花前,有的甚至依偎在一起。
    毕竟是做假的,陆所长怕被人看出破绽,一张张地用放大镜审,放在灯光下看。鸡蛋里挑骨头地看。看罢,陆所长笑了:“做得不错,足以乱真,现在的问题是谁出面.谁去当这个烧火棒?”
    老孙说:“不是你就是我呗。”
    所长说:“不,你和我都不合适,容易让陈家鹄怀疑是我们策划的,他这个智商啊,我们必须要做得滴水不漏。应该是个外人最好。”
    “外人?”老孙说,“哪里去找这个人?”
    “首先要确定这个人应该具备的条件。”陆所长说想一想,“这个人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要和陈家很熟悉,最好是他们家信任的人;二,是党国的人,愿意受我们之托,并愿意为党国保守秘密。”
    两人想。
    最后确定的人是李政。
    对陆所长来说,不管从哪方面讲,李政都是最理想的人选,于私,是陈家鹄的挚友,于公,是党国堂堂处长,而且彼此打过交道,有一定交情。当然陆所长不可能告诉李政实情,他把这事说得义愤无比,十分动情,李政作为家鹄的好友听了很受感动,心想这么好的领导,为部下的私事都这么动感情,难得啊。
    对李政来说,做这件事具有两重意义,首先他本来就想找机会接近黑室,与陈家鹄有联系,这不,机会来了,可谓机不可失啊;其次,作为家鹄好友,他也有责任关心此事,尽可能减少对家鹄的伤害。他对惠子虽不能说十分了解,但还是有个基本判断,觉得她不该是那种水性杨花。所以,刚看到一大堆照片时,他心里很有些疑虑,但哪经得起陆从骏举一反三的游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是男女之事,家鹄不在身边,对方又是个油腔滑调的老美,要编圆一个桃色故事,哪有什么难的。再说这个萨根,李政是见过一面的,在重庆饭店吃过他的生日寿宴,那次见面说真的萨根没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说话油嘴滑舌,举止不乏轻浮,甚至一定程度上也表露出了对惠子的不良居心。李政想起,那天萨根是那么积极怂恿惠子出来工作,又是那么巧舌如簧地把惠子推销给饭店老总,现在想来似乎这就是个阴谋。美女怕追,上床靠磨;只有硬不起的男人,没有追不到的女人;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脚……这些民间坊里的俚语俗话,让惠子在李政眼里变得朦胧暖昧起来。所以,李政“得令”后,迫不及待地去完成“秘密使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