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今天还在昨天(52)

2025-10-10 评论

    年轻的消防队员反复要求着……
    一扇明亮的窗子黑了……
    又一扇明亮的窗子黑了……
    再也无人大骂了……
    在这一座城市,在这一条街道,在这一个夜晚,在瓢泼大雨中,两辆消防车如夜海上的巡逻舰,缓缓地一左一右地并驶着……
    迎头的各种车辆纷纷倒退……
    除了司机,每一名消防队员都站立在消防车两旁的踏板上,目光密切地关注着街道两侧的楼房。包括那位老消防队员……
    雨,是下得更大了……
    街道两旁的楼房的窗全都黑暗了,只有两行路灯亮着了……
    那一条街道那一时刻那么的寂静……
    “看!……”
    一名消防队员激动地大叫起来……
    他们终于发现了唯一一户人家亮着的窗……
    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妇人被消防车送往了医院……
    医生说,再晚十分钟,她的生命就会因失血过多不保了。
    两名消防队员自然没受处罚。
    市长亲自向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称赞他们是本市“最可爱的市民”。其他消防队员也受到了热情的表扬。
    那位老妇人后来成为该市年龄最大也最积极的慈善活动志愿者……
    大约是在初一时,我从隔壁邻居卢叔收的废报刊堆里翻到了一册港版的《读者文摘》。其中的这一则纪实文章令我的心一阵阵感动。但是当年我不敢向任何人说出我所受的感动——因为事情发生在美国。
    当年我少年的心又感动又困惑——因为美国大兵正在越南用现代武器杀人放火。
    人性如泉,流在干净的地方带走不干净的东西;流在不干净的地方它自身也污浊。
    后来就“文革”了。“文革”中我更多次地联想到这一则纪实……
    四
    以下一则“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那么让我也尊重“原版”,以第一人称叙述……
    “我”是一位已毕业两年了的文科女大学生。“我”两年内几十次应聘,仅几次被试用过。更多次应聘谈话未结束就遭到了干脆的或客气的拒绝。即使那几次被试用,也很快被以各种理由打发走了……
    这使“我”产生了巨大的人生挫败感。
    刚刚踏入社会啊!
    “我”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我”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不是有什么品行劣迹,也不是能力天生很差——大学毕业前夕“我”被车刮倒过一次,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心情一紧张,两耳便失聪。
    “我”是一个诚实的人。
    每次应聘,“我”都声明这一点。
    而结果往往是——招聘主管者们欣赏“我”的诚实,但却不肯降格以用。“我”虽然对此充分理解,可无法减轻人生忧愁。
    “我”仍不改初衷,每次应聘,还是一如既往地声明在先,也就一如既往地一次次希望落空……
    在“我”沮丧至极的日子里,很令“我”喜出望外的,“我”被一家报馆试用了!
    那是因为她的诚实起了作用。
    也因为她诚实不改且不悔的经历引起了同情。
    与“我”面谈的是一位部门主任。
    他对“我”说:“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应该留给你这么诚实的人适合你的一种工作。否则,就谁也没有资格要求你热爱人生了。”
    部门主任的话也令“我”大为感动。
    “我”的具体工作是资料管理。
    这一份工作获得不易,“我”异常珍惜。而且,也渐渐喜欢这一份工作了。“我”的心情从没有过地好,每天笑口常开。当然,双耳失聪的后遗症现象一次也没发生过……
    同事们不但接受了“我”这一名资料管理员,甚至开始称赞“我”良好的工作表现了。
    试用期一天天地过去着,不久,“我”将被正式签约录用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