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今天还在昨天(71)

2025-10-10 评论

    改革开放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欲望。这是好的欲望。因而是理想。既是理想,当然时时须以理智加以审省和检验。谁也不能说“大跃进”不是好的欲望不是理想。但大跃进是不理智的。是儿童式的欲望。
    好的欲望共同的理想,往往也会因不理智的因素而走向反面。
    勿使民族和国家的好的欲望走向反面——政治家的最高责任和最大光荣,正体现在这一点上。
    政治家是民族和国家的头脑。
    这个头脑发烧了,全民族和整个国家就“打摆子”。
    这个头脑始终清醒着,乃是民族和国家的幸运。
    商业时代的初期,人们的种种欲望皆被空前刺激起来。这一个时期的人类欲望,具有着极其贪婪的色彩。如何使剧烈膨胀着的个人欲望,凝聚为民族和国家的共同理想,是时代的艰难使命。时代完不成这一使命,时代将走向反面。当许许多多的手都伸入细颈陶罐,都抓得满满的,都不愿放下一点点东西,都被卡住了抽不出来,陶罐是很容易被弄碎的。在此种情况下,少数人的理智已经难起什么作用了……
    “宏观调控”是一种理智。
    “反腐倡廉”是一种理智。
    加强法制建设是一种理智。
    扶贫救困是一种理智。
    “下岗”再就业措施是一种理智……
    所幸都不甚晚!

    公园的笼子里,有一群猴子。它们究竟被关在笼子里多久了,已经无人知晓。
    我们说那是笼子,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更像网状的大房子,猴子们在里边享有着较充分的活动空间。在那空间里,它们是自由的。但,再大的笼子也毕竟是笼子,而不是丛林。
    公园的笼子里,还有一棵大树。那树的躯干在笼中,那树的树冠却在笼外。确切地说,是在罩住笼子的铁网的上边。树在笼中的躯干部分,已有多处地方掉皮了,被小猴子淘气扒下去的。树的几茎老根,拱起而扭曲地暴露于地面,宛如丑陋的灰色的蛇。树干中间,还有一个朽洞,而且越朽越大。但那棵树却是一棵野果树。春季仍开花,秋季仍结些果子。树冠在雨天足以遮雨,在酷暑足以投阴。它所结的果子是一年比一年少了,今年秋季结的果子尤其少。于是从网眼掉入笼中的果子,再也不是共享的美食了。猴群是有地位之分和等级之分的。特权和公认的资格成为占有果子多少的前提。一些掉落在网罩上的果子,只有爬到树干的最上方,将猴臂从网眼伸出网外,才能用猴爪子抓到。却只有某些猴子可以爬到树干的最上方。首先当然是猴王。其次是猴王所亲昵待之的猴。再其次是强壮善斗的猴。
    于是那一棵树既不只向笼中投下阴影,也在猴群中造成了不平等现象。
    于是嫉妒产生了……
    于是愤懑产生了……
    于是争抢产生了……
    于是厮咬产生了……
    于是笼中每每充满了敌视的,战斗的气氛……
    年轻的管理员因为猴群的骚动不安而不安。他忧心忡忡地去请教老管理员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老管理员说:“别睬它们,由它们去。”
    年轻的管理员困惑地问:“那怎么行?它们会彼此伤害的!”
    “它们在丛林中也并非永远和睦相处。有的猴在被逮着以前,就带着互相伤害留下的残疾了。”
    “可是……如果被咬死一只呢?”
    “死就死吧。死一只,还会出生两只。笼子不是丛林,生而不死,笼中将猴满为患的。”
    年轻的管理员虽然觉得老管理员的话不无道理,但对老管理员淡然处之的态度还是有些不解。
    老管理员看出了此点,以思想高深的口吻说:“对于我们动物园管理员而言,我们最成功的管理那就是,使无论猴子还是别的什么动物,彻底地遗忘它们的种群曾生存过的丛林、草原、深山和莽野。使它们的低级头脑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一种似乎本能的意识——它们天生便是笼中之物。笼子即它们的天地,它们的天地即笼子。通常情况下我们几乎对此无计可施,只有依赖时间,进一步说是依赖它们一代代的退化。退化了的动物不再向往笼子外面的世界,正如精神退化了的人类不再追求民主和自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