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今天还在昨天(98)

2025-10-10 评论

    以往的日子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呀!那时一出蚁穴,便是农家院子。那时它们从不为食物发愁。农家院子的每一角落,都仿佛是它们的露天仓库。都有它们永远也搬运不尽的营养丰富的食物。虽然院子只不过被汪洋隔住了,但是它们却已忘记了往日的幸运确曾存在于哪一方向。那地方在它们头脑中似有又无,遥远而又朦胧,仿佛变成了某种幻觉。蚁们具有从“意识”中彻底剪除苦难印象的本能。它们在哪条道路上受到过严重伤害,它们几乎就永不出现在那条道路上了。这乃是由它们那种化合物“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它们不会像人一样从苦难里总结和认知什么。它们只会忘记……
    然而在这群蚁中有一只蚁例外——就是那只曾问老蚁“人是什么”的小蚁。它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只工蚁了。种群艰苦卓绝的劳动令它感动。种群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令它肃然和心疼。种群面临的生存危机也是它不可能视而不见的。每当疲惫而又成效甚微的劳动结束以后,它常独自待在原先那一穴口的高坡之下,仰望着那道几乎被砌死的裂缝,陷入长久的沉思。没有火再从那儿喷入穴中;没有“狂风”再从那儿刮入穴中;没有水从那儿灌入;没有“人”仍在洞外潜伏着时刻准备袭击——它认为这一点是显然的。人既是那么神通广大又善于制造武器的妖魔,那么它们若企图继续伤害自己,这个洞穴岂不是肯定的早就不存在了吗?……
    它想:已经发生过的事,必然另有某种原因。
    那是怎样的原因呢?它苦苦思索,却并不能自信地给自己一个回答。它毕竟太年轻了。它对这世界完全缺乏经验。它的怀疑不是经验式的。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对这世界完全缺乏经验。
    从那道几乎被砌死的裂缝透射进来的阳光,难道不是和别处的阳光一样地明媚吗?忆起往日在农家院子里自由自在地东游西荡,以及那多种多样的食物,内心的感觉,岂非美好而又诱人!这一只年轻的蚁原本是一只害羞的蚁。它刚刚成长为一只工蚁,还没主动与别的工蚁们交换过食物。因而它的头脑中,仍保留着一些尚未被种群同化的记忆的片断……
    但是它不敢登上高坡接近那道裂缝。只要它再向前迈出一步,高坡上忠于职守的兵蚁们,就会一齐地矛戟相向……
    那两个孩子——有天他们听老师读了一篇关于蚂蚁的童话,深深地被蚂蚁这一种小小的生命所具有的种种可贵品质感动了。他们联想到自己的恶作剧,不禁万分悔恨。他们企图向蚂蚁表示忏悔的方式是——将半个馒头搓成细屑,拌了红糖和香油,撒在那道裂缝的外面……
    混合型的香甜的气味儿,首先使最接近裂缝的兵蚁们的神经反应系统简直没法儿抗拒那一种吸引力。于是它们一队队被轮换得更勤了……
    一天深夜,那只年轻的蚁趁兵蚁们瞌睡之际,偷偷从那道裂缝爬了出去。正如它所愿望的那样,它在外面并没遭到任何危险,更未遭到人的袭击。多么迷人的夜色呀!多么好吃的食物呀!它大快朵颐。撑得饱饱的以后又将一些食物放在一茎柳叶上,向穴中拖。那对于它是非常吃力的,也是冒生命危险之事。然而这年轻的蚁认为值得……
    其实兵蚁们何曾打过瞌睡呢!在岗位上打瞌睡还配是兵蚁吗?它们的瞌睡之状都是佯装的。它们存心放自己的一个胆大的同类从那裂缝爬出去一次。自己由于角色的严格戒律不得为之的事,它们希望有一个兄弟去做。这有点儿阳奉阴违,却也算暗中的成全啊!
    它们帮助那只年轻的蚁将柳叶拖入了穴中。
    “你犯了死罪,当格杀勿论!”
    “我知道的,可你们不是也想享受一顿美餐吗?”
    于是,站岗的兵蚁们也大快朵颐起来。它们竟将柳叶上的食物全吃光了。
    一只兵蚁说:“现在,我们应该拿这件事怎么办呢?”
    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
    年轻的工蚁镇定地说:“要么,你们告发我;要么,我明天还从这儿出去,弄进来更多的食物。事实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这个事实应该让我们的种群知道的呀!……”
    那些兵蚁们做了后一种选择。于是它们成了那只年轻的工蚁的“地下同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