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11)

2025-10-10 评论

    徐进步没再吭声。
    “快去集合吧!”傅正向窗外看了看,催促大家。大家搁下手里还没整理完的行李,皆匆匆而去。
    黄伟想对孙敬文说什么,傅正悄悄扯了他一下,对他使眼色,意思是,没事,他姐哄哄他就好了。黄伟没再说什么,跟着傅正离去。
    孙曼玲用手绢替弟弟擦眼泪:“告诉姐,刚才究竟怎么回事儿?究竟谁欺负你了?”
    “姐,咱俩要求调到别的连队去吧!”孙敬文推开姐姐的手,冲出了宿舍。
    一队拖拉机开了过来。张连长的口令声被拖拉机声盖住。拖拉机总共十二台,每两台一纵列,由新到旧纵向列开。不过,即使是旧拖拉机,也擦洗得干干净净。拖拉机的纵列后,是八挂大车一字排开,套在车上的马匹精神抖擞,佩戴红花、铃铛。
    大车后边是两排老战士。其实他们年纪并不老,平均年龄也就三十二三岁。尹排长站在第一排老战士排头,响亮地喊了一句“敬礼”。于是,新来的知青(11)们脸上挂着庄重,接受了老战士们齐刷刷的敬礼。
    韩指导员走过来,亲切地说:“大家请稍息吧。我叫韩经泰,是咱们七连的指导员。我是江苏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院……”
    徐进步突然冒出了一句:“海军学院的,到北大荒来干什么?”
    韩指导员轻轻一笑:“我听到你们中有人感到奇怪了。关于我的经历,以后再告诉你们。”他用手指着后面的拖拉机和大车说道:“在咱们兵团,一般连队只有七八台拖拉机,可咱们七连却有十二台!不久后,师里还要奖给我们一台,七十五马力的,因为我们是最早在这里开垦、播种、收获的连队。拖拉机是咱们的宝贵财富,人更是。你们来了,我们七连更加人强马壮了。也许你们中有谁还想问——明明一个常见的农村嘛,为什么非叫‘连队’呢?这个‘农村’和普通的农村有不同吗?有,那就是军号声!它意味着连队在下达命令——小李,吹一遍!”
    年龄最小的哈尔滨知青(11)——只有十五岁的李鸣演示起了各种军号:“起床号”、“午休号”、“集合号”、“熄灯号”。新来的知青(11)们以后就要在这些长长短短的号声中作息操练,蹉跎自己年轻的岁月。而北大荒的每个黎明、日出、黄昏、日落和夜晚,也就要如同这些号声一般,萦绕在每个知青(11)茫然的青春记忆里。
    迎接新知青(11)的联欢会在天色擦黑的时候开始了。篝火燃起处,传来手风琴和二胡的声音,有人唱样板戏,笑声使北大荒的原野显得更加空旷。

    马灯摆在桌子正中,韩指导员、张连长、尹排长、张靖严等四位支委在开会。
    韩指导员:“现在,咱们已经定下了两件事。小张你作为男知青(11)排排长,这事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孙曼玲作为女排一班班长,大家也都认可了……”
    门外,通讯员李鸣只着短裤,隔门偷听。
    张连长说:“孙曼玲是个好姑娘,懂事。我看人,基本上,那是不会错的。”
    尹排长:“我们仨不是都同意了嘛。”
    指导员:“那么,齐勇和赵天亮,谁做男一班班长?咱们来进行决定性的表态。”
    张连长说:“小齐干活那还是很实在的,做人也实在,表里如一。人无完人嘛。他扇了新知青(11)一耳光,该检讨检讨,如果不让先来一年的他当班长,后来的赵天亮倒当了班长,我怕他心里会闹别扭。”
    张靖严:“他闹别扭是肯定的。但他扇了孙敬文耳光这件事,也肯定会在新一批知青(11)中造成很坏的影响。与其使许多知青(11)心里都别扭,莫如只使他一个人心里别扭。他的思想工作,我来做。我还是推荐赵天亮做一班班长。这么决定,证明我们支部对早来的知青(11)、晚来的知青(11),是一视同仁的。”
    尹洪波:“靖严说得有道理,我同意赵天亮。”
    张连长看着指导员问:“你呢?”
    韩指导员:“我也觉得小张说得有道理。我初步了解了一下,都说赵天亮比较正直。在齐勇扇孙敬文耳光这件事上,确实证明了他的正直。我也同意赵天亮当一班班长。”
    张连长一拍桌子:“我坚决反对!那是个桀骜不驯的小子!路上他还拉开架势,想跟我试巴试巴!”
    尹洪波:“你还记仇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