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133)

2025-10-10 评论

    两名知青(133)还在自我感觉良好地说着:
    “要说二百七,真算白给他!”
    “怎么就算是白给呢?”
    “这个机,那个机,关键要看发动机!”
    “对!”
    “坡底村,有知青(133)。知青(133)里边有能人,能人保养了发动机!”
    “怎么保养的啊?”
    “发动机,很复杂,要先把污垢仔细擦……”
    两名站在高处的知青(133)前边,聚了不少围观者,一个个仰脸看他俩,饶有兴趣地听着,议论着:
    “他们那是干啥呢?”
    “好像是卖拖拉机!”
    “他们不是说自己是坡底村的吗?坡底村那么穷的一个村,哪儿来的拖拉机可卖?八成不是正道来的吧?”
    赵曙光在不远处打公用电话。他一边望着集市边上那一台拖拉机,一边对着电话大声问:“妈,钱什么时候寄出来的呀?您大点儿声,我这儿听不清楚!”
    他看到冯晓兰和春梅陪着那军人走到拖拉机那儿,又说:“妈,我这儿有急事儿,不能再多说了!”他放下电话,也大步向拖拉机那儿走去。
    军人绕着手扶拖拉机看,动心地:“这样的拖斗还真不赖,轻。我们部队上用来买菜什么的的确挺实用。可这草绳编的,终究不如铁皮的结实。”
    赵曙光:“你们部队上有条件,那你们就自己再改成铁皮的。我们这么做,其实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军人:“你说卖多少钱来?”
    “卖给别人,对方怎么也得出二百,卖给了部队上,是我们高兴的事儿,您给一百八就行。”
    刘江还在集市上行迹可疑地逛着,搭讪着。
    几个人拦住了他,为首的是一个他搭讪过的人,其余的都是彪形大汉,人人戴红袖标,上写两行字是“社会主义红色市场——纠查队”。
    为首的人一指刘江:“就是他问我买不买拖拉机!”
    不待刘江有所反应,已被两个大汉扭住双臂。
    说相声似的两名知青(133)也受到了和刘江差不多的待遇。武红兵登上了高处,从他俩背后,将两条手臂搭他俩肩上,紧紧搂住了他俩。
    武红兵低声然而恼火地:“是办事儿呢,还是跑这儿表演来了?回去再跟你俩算账!”
    其中一个意犹未尽:“让我再来两段儿,就两段儿!我这儿还没过瘾呢!”
    正在“望风”的那名知青(133),听到身后有人大声干咳,一转身,眼前也是几名“纠查队”的人,他的双臂也立刻被扭到了背后。他冲武红兵等三人大叫:“红兵,你们快跑!”
    武红兵和那两名说相声的知青(133)循声望去,见是纠察队,立刻从高处跳下逃跑。纠查队的人紧追不舍。慌不择路的三个人跑进了死胡同。
    一名知青(133):“与其都被逮住,还不如跑一个算一个!”
    另一名知青(133):“对!红兵,我们帮你翻过墙去!你会开拖拉机,咱拖拉机不能也搭上!”
    武红兵犹豫。
    那名知青(133)催促:“快呀!”
    武红兵在两名知青(133)的帮助下,翻过了一面高墙,向停着拖拉机的地方跑去。
    手扶拖拉机旁,军人正掏出一沓钱数着。赵曙光、冯晓兰、春梅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手中的钱。
    冯晓兰:“大叔,您不需要向上级请示一下吗?”
    军人实诚地:“在连队里,事务长这点儿主那还是做得了的。”
    冯晓兰又对赵曙光说:“曙光,大叔既然这么实在地要买,快把该注意的毛病都跟大叔交代交代。”
    赵曙光看了冯晓兰一眼,张一下嘴,不知说什么好。
    军人却说:“我是汽车团出身,开一回,自己就清楚哪儿有毛病哪儿没毛病了。”
    冯晓兰还想说什么,春梅暗中拧了她的胳膊一下。
    武红兵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春梅高兴地:“红兵哥哥,我们三个卖成功了!”
    武红兵:“对不起,不卖了不卖了!春梅,快上去!”
    赵曙光等四人皆愣。
    武红兵将双手插入春梅腋下,把春梅举到拖斗里,看着冯晓兰又说:“你也上去,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