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146)

2025-10-10 评论

    翠花仿佛没听到她娘的话,也仿佛没看到赵曙光,只瞪着父亲一个人说:“在公社卫生院,突然来了一伙人,为首的就是你昨天呸过的那小白脸儿!他说他们掌握证据,王川是东北逃窜过来的地主狗崽子。”
    支书老伴闻听,大吃一惊:“王川是从东北流浪过来的不假,可那时他是一个讨饭的少年呀!是你爹在县城里遇见了他,见他可怜,所以把他收养在家里了。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呀!这情况当年的公社干部们是知道的呀!他们当年还表扬你爹做得对呀!”
    支书:“你别插嘴!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现在在公社掌权的,没一个是当年的人了。”
    支书转脸问翠花:“那,王川自己怎么说?”
    翠花眼睛直勾勾地:“王川哭了。他跟我说,他是地主家的狗崽子,他想不做地主家的狗崽子,所以就一路讨饭从东北流浪到了陕北,想在一个没人认得他的地方重新做人。”
    支书闻听,瞪大了眼睛:“这么说,他当年骗了我,骗了咱们全家。他可是一直说,他是孤儿,父母都过世了,在东北农村没有一个亲人了……”
    支书老伴:“哎呀,你就别在乎他当年骗没骗咱们了呀!他如今已经是咱们女婿,是翠花的丈夫了呀!你倒是想想怎么办呀!”
    支书一拍桌子:“还插嘴!他们要把他怎么发落?”
    翠花:“他们说,明天就把他押上火车,遣送回原籍……王川他让我回来说,他觉得对不起你们二老,更对不起我……”
    翠花流泪了,直挺挺跪下,哀求道:“爹!看在女儿分上,您千万想办法救王川啊!我俩其实是恩爱的呀!我已经怀了他的孩子,没有他,我也不想活了!”
    支书:“他们这是冲我来的,冲我来的!因为我昨天羞辱了他们!”
    支书说着,要下炕,双脚却没探到鞋:“我鞋呢,我鞋呢?我没办法,没办法!我得去问你王大伯!”
    赵曙光替他拿起鞋递在他手上。支书弯腰穿鞋,却一头栽倒在地。
    翠花和母亲同时扑了过去。
    翠花:“爹!”
    支书老伴:“她爹!”
    赵曙光将支书揽在臂弯中,惊慌地喊:“支书!支书!……”
    支书已是不省人事。
    深夜,支书家来了不少看望他的人。大家默默地站在屋子里,支书直挺挺躺在炕上,闭着双眼。翠花母女相拥而泣。
    翠花:“这可怎么办啊,娘,这可怎么办啊!”
    听着女儿的一声声呼唤,支书老伴失去了主张,只是默默地落泪。
    马婶叹息:“要说支书,十几年来为村里真是操了不少心,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一名妇女补充说:“功劳也是有的,起码,有他经常调停着,咱坡底村人之间是和睦的,不像有的村里的人,分这派,分那派,恨不得人脑袋打出狗脑子来。”
    刘江将赵曙光扯到一旁,悄声说:“我认为还是得往县医院里送,不能这么干看着他昏迷不醒啊。”
    赵曙光很无奈:“我已经试了几次了,只要一把他背在背上,他就醒。只要一醒,就生气,说死也不浪费村里的钱。”
    刘江:“怎么叫浪费村里的钱呢!我来试试。”他分开众人,在另一名知青(146)的帮助下,上前欲将支书背起来。
    支书果然苏醒,虚弱地问:“哪个背我?”
    赵曙光在他耳边说:“支书,是刘江。我们知青(146)还是要轮流背你去医院。”
    支书果然生起气来:“刘江,是好知青(146)……你……放下我……谁把我……往县城弄,我……死都不原谅他……”他在刘江背上挣扎扭动,刘江只得又把他放倒炕上了。
    马婶眼圈红了:“支书,你就依了他们吧!”
    支书断断续续地说:“我……没事儿……就是累了……再加上一气,一急,内火攻心……躺两天,就好……翠花,你王大伯来过没?……”
    翠花上前道:“他也病着,还没敢告诉他……”
    “也对。”支书费了好大劲,抬起手,指着墙边的箱子道,“把那里边,小匣子取出来,给曙光……”
    翠花开箱盖,取出一个小匣子,交给赵曙光。
    “里边,是咱坡底村……目前的,一点儿公基金……还有,近几年的账目。你王大爷,至今还替咱村当着财务方面的半个家……钥匙,在他那儿。万一我真有个三长两短,让他打开……你把账目抄了,贴出去,可以证明我没贪污过,没……挪用……过……公款公物方面,是……一清二白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